安宁怡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6章 融合五计,我为华夏打江山,安宁怡秋,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雁门关外,秋风卷着枯草,在空旷的平原上打着旋儿。谈判长桌旁,夏淮安与乞颜雪相对而坐,茶香袅袅,却掩不住两人之间凝重的气氛。

乞颜雪站起身来,目光越过夏淮安,望向远处连绵的草原。她的声音轻柔却坚定:“夏先生,你说漠北与中原应当融合成‘一家人’,但草原与中原,风俗迥异,语言不通,甚至信仰不同。如何才能真正融为一体?”

夏淮安放下茶杯,微微一笑,目光深邃如渊:“大公主问到了要害。民族融合,绝非一朝一夕之事,但若方法得当,三代之内,漠北与中原将不分彼此。”

“我有五计。”

“第一计:通婚!让漠北中原血脉相连。”

“要大力宣扬和鼓励通婚。”夏淮安指尖蘸了茶水,在桌面上画了两条并行的线,“草原儿女豪迈直爽,中原百姓勤恳务实,本是互补。若漠北贵族与中原士族联姻,牧民与农户结亲,血脉交融,利益自然一体。”

乞颜雪眉头微蹙:“草原部落向来重视血统,贵族怎会轻易与外族通婚?”

夏淮安轻笑:“所以,需有‘榜样’。”他指向乞颜雪,“比如说,若大公主愿嫁入中原,或娶一位中原俊杰,漠北诸部必会效仿。届时,朝廷可赐联姻者田宅、爵位,或者减免赋税。”

乞颜雪耳根微红,却未反驳,只是低声问:“若百姓不愿呢?”

“不愿?”夏淮安笑道,“天下熙熙皆为利往,咱们以‘利’诱。凡胡汉通婚者,子女可免费入学堂,考取高级学堂时可加分;家庭免三年徭役。重赏之下,何愁无人?为了子女未来成就,通婚就成了优解。”

“第二计:同文同语。让漠北和中原文化统一。”

夏淮安说着又倒了一杯茶:“我要在漠北建立千所华夏学堂,教漠北孩童学中原官话,中原学堂也教草原谚语习俗。胡汉同窗,十年之后,语言隔阂自消。”

乞颜雪若有所思:“可草原牧民逐水草而居,如何建学堂?”

“尽量定居。”夏淮安斩钉截铁,“如大可汗乞颜铁正在做的事情,漠北需建城池,哪怕只是冬营。朝廷可助牧民建砖房、挖水井,教他们种植耐寒作物。有了固定居所,才有学堂、医馆、集市……才有‘家’的概念。”

“另外,可以设置一些部落学堂。教师随着部落一起迁徙,沿途驻扎时教育儿童。”

乞颜雪微微点头,这一计倒是可行。她的中原话,就是一位这样的教师所传授的。

“第三计:经济一体。让漠北和中原百姓利益绑定。”

夏淮安从怀中取出一块精致的羊毛毯,铺在桌上:“漠北盛产羊毛、皮革、战马,中原则有丝绸、瓷器、铁器。若开通‘雁门互市’,漠北以羊毛换中原布匹,以战马换农具,以牛羊换米面,双方各取所需,谁还愿打仗?”

乞颜雪抚过羊毛毯的纹路,轻叹:“可中原商人常压价收购,牧民吃了亏,自然生怨。”

“所以需立‘公平市’。”夏淮安目光炯炯,“双方都派官吏监管,定价公道,严惩奸商。”

乞颜雪道:“这个很好!现在就可以执行!”

夏淮安点点头,继续说道:“第四计:制度融合。构建漠北和中原统一的国家体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话说史记

鸣雁

溺死荷花池,真嫡女重生杀穿侯府

南夏夏

出租屋的直播歌神

sgnbndl

火影:开局觉醒无限瞳术

寂灭流

爬行生活

床要睡软的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

杆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