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浪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76章 初试锋芒,官道:主政一方,星河浪心,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省委办公大楼灯亮得零零星星,但那并不妨碍许剑锋盯着电脑屏幕,手里还捏着一只咖啡杯。
屏幕上,是刚刚落地的通知。
《关于在全省范围推广“西岭模式”实施方案的正式批复》
批复由省委领导签发,页面下方还附着全国组织部的传真批示:“西岭可全国推广样板”。
一行字,那是确认,也是新的起点。
许剑锋缓抿口咖啡,目光坚定:“这,就是剑锋走出去的那一步。”
第二天上午,省委主厅召开全省干部动员视频会。
背后的大屏幕被细分成五大区七十几屏,全国干部翻阅。
许剑锋通过视频讲话:“不是我个人厉害,这是西岭这两年奋斗的结果。制度落地,是靠每个干部真签真进步、真对真问责!推广,不是装样子,是把脚下路铺得能走,走得稳,走得远。”
他说到最后,声音柔和:“如果各地复制,怕执行不落地,你们那就叫‘看板跌色’;要是这里设置三四级联动机制、考核机制、国企协同机制落到实处,那结果——就能翻倍!到那时候,我就放心了,西岭路,能跑全国。”
会后,办公室经理拿着第一批反馈材料和复印版提案,站在他办公桌前说:
“省委这边要求,本次推广区过半,至少4市,明年底前提交‘第一轮复盘报告’!优秀城市,省里将提供级别更高的政策协助。”
他说着点头,随手翻起桌上的笔记——从初稿到现场沟通,他一条条打钩。
台词是死的,但进度是活的。
下午,大厅角落里架起了简易照相机。
许剑锋认真合影时,接过由省宣传厅赠送的“西岭模式推广样板城市牌匾”,握在手里,微笑却铁定。
拍照后,他把匾像仔细打量了一遍,轻声自语:“牌子拿到了,但路还是要脚一个一个踏出来。”
夜里十点,他回到酒店,收到一条省教育厅发来的信息。
“已安排明春在省委党校开设‘西岭模式专场班’”。
这意味着,从乔装职能到首轮干部培训,他的新制度正在由“试点”转向“培训、再试点、再优化”的闭环教学体系。
许剑锋浅笑关灯寝室,手机屏幕还亮着那条信息:“西岭模式专场班”。
这代表一种使命完成,也预告新的“回头更远”。
他睡得不算沉。
夜里醒来,他轻轻坐起,对着窗外那轮淡淡月亮喃喃一句:“如果跑下去,那就是格局。我不是替西岭打地图,我是在打开一个更大的地图。”
这一夜,没有热闹,没有噱头。
只有他知道,自己这一路,走得对,也终要走得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