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河浪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76章 初试锋芒,官道:主政一方,星河浪心,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许剑锋虽然人不在现场,但视频连线时,他这边身后就是省委的LoGo幕布,目光坚定,语言铿锵:“如果西岭是第一批,那东华、南州就是第二批。不是在西岭复制方案,而是在这两个地方,因地制宜、心有尺子地搭一张接力网,使我们的干部行为,能从承诺开始,就变动可查。”
“半年后,会有综合评估,谁表现好、执行有力,就会在省委公布。这个过程,全过程公开透明。”
一句“过程全公开”,让屏幕对面人民代表一惊,这不是压力,是一种承诺。
两地同步启动适配会,现场挤满了组织、纪委、宣传、财政代表。
屏幕上西岭好几张案例图表快速滑动,干部档案、周期更新、项目进度对比、问责清单……全是一目了然的数据矩阵。
东华组织部长在会后接受采访时说:“这是我第一次觉得‘制度不只是文书’,它能活起来、能推动官员自检自律。人不知鬼不觉,压力就在环境里,但又不刺眼。”
南州纪委书记也赞叹:“特别第一批廉政约谈,各级干部主动签态度书,大家是自己站出来,现场拍照发平台。那画面,比谁都要生动。”
转眼半月过去,这个月西岭给两个地市配了一场“述职+对话”直播,地点选在省会最活跃的市民中心大厅。
上了屏幕的各级干部台下也是坐成排,台上七人:两个主市的市长、组织部长、纪委书记,和他们现场答辩。前排坐满了当地媒体人,后排是市民代表,比赛般问问题。
“你们西岭模式的初试结果是什么?半年后打分指标是啥?”
“你说西岭那套重点是干净,那你们怎么保证下一届中层没‘套路化’?”
“咱们要不要设立‘廉洁红旗月’之类的评比节目?”
问答激烈,观众提问、在线评论几万字,连省里组织部的考核清单,都被提前贴了出来。
所有实时指标,都是省里提供,比如签批时间超48小时算一项延迟,项目延迟一月算分扣0.5……
“项目快”要领,“快中有控”是重点。
现场一个半小时下来,两地代表小组领导,最后都连声说道:“这是挑战,是变革,但我们愿接受。”
晚上,许剑锋在录制一个主题访谈节目,直播录播模式,标题叫做《西岭之外,他在重构干部制度》。
镜头里,他微微侧身,背后正投出西岭与两个适配地市的连接线图——中心是西岭,向东、向南分别画出箭头,笔迹一遍遍甩出项目节点、问责节点。
他声音柔和但有力:“模式不是我标榜的,我只做了第一遍试手。制度是讲究‘可接力性’的,你得把东西写明白让别人用。”
“西岭走两年,是回归基本盘,接下来要做的是检验‘普遍适用’。”
“我是书记,但我更希望别人把这套东西当‘可复制品’,那就是使命的完成。”
他眼角微微亮程序设置庭头、问题剧本都可叫来体系检验。
那不是政治秀,而是干部机制公开。
夜深人静,他回到住处,听到楼下两位省直属单位的小干部在说话:“你别说,他们西岭那套我看得真发颤。就是个最基础的图谱制度,还谁也推不掉,干部签字、项目进度公开、月度问责……你想不到的管得越来越细,越管越有序,我再说一句,如果半年后两个地市能正常评估下去,比谁消息报道都管用。”
他坐在阳台,看着夜幕下的省城灯火。
他知道这条路,已经走上了全国选择方向。
而他,不再只是一个“省委秘书长”,而是那个把西岭模式往更远推的人。
凌晨两点,省城夜沉得像一张黑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