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陵黄桃好吃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4章 再探上古遗迹!,修仙:从杂役到仙尊,炎陵黄桃好吃,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再探上古遗迹!
再探上古遗迹!</p>
三日后,周寻在静心亭为南岳真人等践行。</p>
他特意拿出了最后一条一阶上品赤灵龙鱼招待。</p>
众人吃的极为开心,纷纷赞不绝口!</p>
“师弟,你留在这里,可要当心云光宗啊!”周不器拉着周寻叮嘱道。</p>
虽然周寻成为他师弟的时间并不长,但他周寻的表现赢得了他的认可。</p>
“放心吧,周师兄,有这座法阵在此,安全的很!”周寻缓缓道。</p>
除了几位师兄师姐,他二阶上品炼丹师的身份,并不为他人所知。</p>
在他们看来,周寻依然还是二阶中品的层次。</p>
至于修为,也停留在筑基中期。</p>
这样的表现,并不算太过妖孽。</p>
因而对于云光宗来说,丝毫没有必要为了对付周寻,大费周章。</p>
这根本是划不来的!</p>
“好了,时间不早,我们也该出发了!”</p>
南岳真人看了看天色,朝着众人开口道。</p>
旋即众人各施手段,飞身而起,朝着北方赵国的方向而去。</p>
周寻相送千里。</p>
“周寻,送到这里就行了,你停下吧!”</p>
南岳真人开口道。</p>
周寻点点头,没有反驳,脚踩青光梭停在了空中,拱手道:</p>
“南岳师叔、师兄、师姐,保重!”</p>
“保重!”</p>
话音落下,众人飞遁。</p>
周寻在原地,看着众人远去的身影,心中不免升起一丝怅然。</p>
忽然,耳边响起一道南岳真人的传音:</p>
“小子,不要忘了研习我传给你的法阵,下次再见,若是没有大幅长进,且要伱好看!”</p>
“我一定认真研习!”</p>
周年心中默念。</p>
待南岳真人走远,周寻也回了湖心岛。</p>
修炼室,周寻取出当日从行淮安储物袋得到的几株三阶灵药。</p>
三株三阶中品,一株三阶上品。</p>
周寻的汲灵秘术,能够打破灵药原本的桎梏,将其提升至更高层级。</p>
眼前这三株三阶中品灵药,周寻打算将其培育至三阶极品。</p>
至于那株三阶上品,他打算将其培育至四阶。</p>
届时,周寻便有四株能够用来提升灵根的灵药了。</p>
至于那些三阶下品,若要将其培育至三阶极品,一来耗费的时间过长。</p>
二来培育时间过久,周寻自身与这灵植的关联越深,到那时提取精华,对周寻的伤害太大。</p>
拿起一株三阶中品的归元草,按照汲灵秘术的口诀,分出一丝精血开始炼化归元草。</p>
随着精血慢慢透入灵植,不知过了多久,</p>
他和归元草之间产生了一种若有若无的联系。</p>
周寻赶紧分出一抹神识,打入了归元草内,而后就是漫长的祭炼。</p>
按照周寻的经验,一般到了这一步,十天便能完成祭炼。</p>
而后就是每隔一段时间,利用自己的凝春经,提取灵药精华,融入这株三阶中品的归元草上。</p>
数年之后,周寻便能收获一株三阶极品的归元草。</p>
届时,他在提取这株归元草的灵药精华,用来提升灵根资质。</p>
以他如今59点的木灵根感应度,再提升便是六十点。</p>
也就是妥妥的地灵根。</p>
以地灵根资质冲击结丹,有机会凝结出一枚金丹。</p>
金丹品质,不仅神识、法力比寻常真丹要强,未来突破的概率也会大的多。</p>
冲击元婴期时,突破概率也是前者数倍乃至于十倍。</p>
十天时间很快过去。</p>
感应着体内几乎与自己融为一体的归元草,周寻面露微笑。</p>
“终于将这株归元草祭炼成功!”</p>
接下来,周寻打算前往百莽山,探索那一座上古遗迹。</p>
当年的自己,因为阵法技艺太过低下,就算拥有千应虫这等奇虫,对那遗迹的保护法阵依然毫无办法。</p>
不过现在,他已经脱胎换骨。</p>
不仅修为提升至筑基后期,阵法技艺也达到二阶中品,接近上品层次。</p>
加上自己的千应虫,周寻相信,自己必能成功进入那座遗迹。</p>
“夫君你要离开,要去多久?”宋怡清有些不舍道。</p>
“短则半月,多则半年!”周寻思考片刻,答道。</p>
“夫君你一定要注意安全!”宋怡清关切道。</p>
最近这两年发生了太多事,连白云真人这样的传奇大能都陨落了,何况周寻一位筑基修士。</p>
“你放心吧,为夫手段可是不少的!”</p>
“对了,我出去这段时间,你就待在忘川湖,有南岳师叔布置的三阶下品法阵,这里极为安全!”</p>
“我将玄甲犰狳也留给你,若事有不殆,你便让它带着你逃跑!”</p>
周寻细细叮嘱道。</p>
“我知道的!”</p>
听到周寻这般关切的话语,宋怡清心中一暖,乖乖的点点头。</p>
自从白云真人自爆灵脉,令兽潮退却之后,百莽山再次热闹了起来。</p>
大量的猎妖修士,再次来到这里猎杀妖兽,获取修炼资源。</p>
不管发生了再大的灾难,日子还是要过。</p>
短短一年时间,百莽山附近又兴起了一座临时坊市。</p>
</p>
</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