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路悠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2章 海运联盟:联合沿海渔民对抗海商垄断,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笔尖路悠然,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泉州海战的捷报传回京城,万历皇帝龙颜大悦,下旨重赏水师将士。然而,林远并未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战后清点时他发现,虽然击溃了胡文远与葡萄牙的联合舰队,但朝廷的军备开支已接近极限。更棘手的是,沿海局势并未真正安定——那些曾依附于海鲨会的海商们,开始通过垄断货源、哄抬运价,试图重新掌控南洋贸易。
\"掌柜,这是近日的商船货运清单。\"苏婉娘将厚厚一摞账本推到案头,\"自海战结束,香料价格暴涨六成,棉布等货物的收购价却压得极低。泉州的陈记商行、广州的李记货栈,都在联手操控市场。\"林远翻开账本,目光停留在一串数据上:这些海商控制着七成以上的南洋航线物资,甚至连渔民捕获的新鲜海产,都要经他们之手才能销往内地。
与此同时,暗影小组传来密报:部分海商暗中与葡萄牙残余势力勾结,准备在吕宋岛建立新的走私据点。更令林远忧虑的是,沿海渔民因货物滞销、税赋加重,生活愈发艰难,已有不少人开始铤而走险,加入走私团伙。
\"必须打破这种垄断。\"林远在物流监查司召集会议,参会者除了漕帮旧部、水师将领,还特意邀请了数位渔民代表。一位皮肤黝黑的老渔民拍着桌子:\"林大人,我们出海捕鱼,却要被那些奸商抽三成'过路费',连渔网破损了都没钱修补!\"另一位年轻渔民则展示着手中的鱼获:\"新鲜的石斑鱼,在码头只能卖半价,到了城里却翻了五倍!\"
林远沉思良久,提出了\"海运联盟\"的构想:\"朝廷、海商、渔民三方共建联盟,渔民的渔获、手工业者的货物可直接通过联盟商船运输,省去中间盘剥;海商以船队入股,按贡献分配利润;朝廷则提供护航与税收优惠。\"但此提议立刻遭到漕帮老舵主的反对:\"那些海商都是老狐狸,岂会乖乖听话?\"
为了争取支持,林远决定先从试点入手。他选择了饱受盘剥的漳州月港,亲自走访渔民村落,承诺\"联盟商船优先收购渔获,且价格比市面高出两成\"。同时,他让物流学堂的工匠改良渔舟,加装简易的保鲜舱——利用双层木桶夹冰的设计,使渔获的保鲜时间延长三日。
然而,海商们很快展开反击。他们先是散布谣言,称\"海运联盟是朝廷巧立名目搜刮民脂\",又通过控制码头装卸工,拒绝为联盟商船提供服务。林远早有准备,他从漕帮中抽调人手,在月港新建专属码头,并引入物流学堂研发的齿轮式起重机,装卸效率比人工提升数倍。
面对海商的抵制,林远采取\"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他派人深入沿海渔村,教授渔民编织新式渔网、建造小型冷藏船。这些小型冷藏船采用双层船板结构,中间填充稻草与棉絮隔热,底部设有可更换的冰舱,渔民出海捕捞时,能将渔获保鲜时间延长至五日。但要将渔获运往京城,仅凭小型冷藏船远远不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