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路悠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5章 制度创新:设立货物验收标准化流程,物流之王之再续前缘,笔尖路悠然,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扬州城的晨雾尚未散尽,天元镖局的演武场上已传来阵阵吆喝声。林远立在青砖台阶上,望着忙碌的镖师们搬运货物,眉头却始终紧蹙。内鬼事件虽已平息,但货物押运流程中的漏洞仍如芒在背——从揽货时的随意估价,到运输途中的粗放管理,再到交付时的潦草交接,每个环节都暗藏风险。“必须建立一套滴水不漏的标准!”林远握紧腰间的铜制算盘,那是他改制过的计算工具,此刻正象征着对精准与规范的执着追求。

“老周,把各分号的掌柜、账房先生,还有押运经验最丰富的镖头,都叫来议事。”林远转身踏入书房,取出一卷素绢,上面密密麻麻画着货物运输的各个环节,每个节点都用朱砂标着或大或小的红叉。半个时辰后,议事厅内挤满了人,檀香混着汗味,气氛凝重。

“诸位,”林远展开素绢,“张彪之事看似是人为背叛,实则暴露了咱们流程上的千疮百孔。就说货物验收,绸缎庄的云锦按匹数交接,粮行的稻谷却论斗计量,珠宝商的翡翠连成色都靠眼力估算——这样下去,如何保证货物安全?”他猛地一拍案几,震得案头的《大明律例》都微微颤动。

账房先生吴明生推了推玳瑁眼镜,从袖中掏出一本泛黄的账本:“掌柜所言极是。上月运到杭州的生丝,货主说少了三捆,可咱们押运记录上明明写着‘如数交付’,最后只能自掏腰包赔偿。但货物种类繁多,总不能用同一套法子查验吧?”

“正是要分门别类!”林远从身后的樟木箱里取出十二个特制的竹编筐,每个筐里都装着不同的货物——绸缎、茶叶、瓷器、粮食、珠宝、铁器……“我琢磨了三夜,按货物特性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类,再细分三十六小项。比如绸缎属‘木’类,查验时要看匹数、尺幅、色泽、有无破损;瓷器归‘土’类,得听声辨裂、注水试漏、称重核验。”

他拿起一匹云锦,指着边缘的暗纹:“就说这贡品云锦,每匹都有内廷专用的防伪金线,查验时得用放大镜细看,再对照户部下发的样式图。”说着,又举起一个青花瓷瓶,“瓷器验收更讲究,先轻敲听声,清脆为好,浑浊则可能有暗裂;再往瓶中注水,静置半个时辰,看底部有无渗漏;最后用特制的砝码称重,误差超过三钱便算不合格。”

为了确保验收标准的精准性,林远命工匠打造了一套专业的验收工具。包括刻度精确到厘的青铜秤,秤杆上用银丝镶嵌着《千字文》作为刻度标记,方便快速读数且不易混淆;放大镜由传教士带来的玻璃镜片改制而成,镜筒刻着云纹,还配有可调节的支架,能适应不同角度的查验需求;还有查验瓷器的“听音槌”,用老竹根雕成,槌头包着柔软的鹿皮,既能敲击出清脆声响,又不会损伤器物。此外,还专门制作了用于检测茶叶水分的“焙笼”,由竹编外壳和陶土内胆组成,通过炭火烘烤称重来确定茶叶含水量。

但制定标准容易,推行却难。林远决定先在扬州总号试点。他设立了“货物验收司”,选拔出八名心思缜密的伙计,亲自授课培训。课堂就设在镖局后院的仓库里,地上摆满各种货物,墙上挂着巨幅《货物验收图谱》,上面用彩墨详细描绘了每种货物的查验要点,甚至标注了不同角度的光影变化对查验的影响。

“看好了!”林远拿起一篓新收的西湖龙井,“茶叶验收分五步。第一步观形,要选芽叶完整、匀齐成朵的;第二步闻香,抓一把茶叶凑近鼻尖,正宗的龙井该有豆香与兰花香;第三步试水,取三钱茶叶用沸水冲泡,汤色黄绿明亮为上品;第四步尝味,入口鲜爽回甘;最后一步称净重,每篓误差不得超过半两。”说着,他将茶叶倒入特制的白瓷碗,动作行云流水,如同品鉴大师。为了让伙计们掌握闻香技巧,他还准备了数十种不同品质的茶叶,让大家反复对比香气差异。

试点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第一天就出了岔子。老镖头李三押运回来的铁器,验收司的伙计按标准称重时,发现重量比发货单少了五斤。李三当场就急红了眼:“老子走镖二十年,从来都是点数交接,哪有这么折腾的!”林远不慌不忙,命人取来磁石,在铁器上仔细擦拭,果然吸附出不少铁屑:“李三哥,这批铁器怕是在运输途中磨损了,以前咱们不称重,自然发现不了。”事后,林远组织大家复盘,将这次事件编写成案例,补充进培训教材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穿书拯救病娇女反被囚禁!

狼夕

武镇山河:开局被退婚

冰镜致用

庶女郡主

安卿鱼喂我吃鱼

娇媚千金野又毒,五位天骄强制爱

温玉华

末世中的牛马生存指南

Qiie

太古凶煞:王者归来

爱吃玉米的中年大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