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赐婚的旨意
1困呼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0章 赐婚的旨意,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1困呼呼,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听闻是蒙田的声音,李燕儿满心欢喜。
约莫二十日前,蒙武父子离去时曾告知她已派人给李奇送信,如今信件应当已到。”燕儿,你家李奇给你来信了。”
蒙田在外高声说道,“信我会让人送进来,我自己就不进去了。”
男女有别,蒙田虽不谙世事,但也知道男子不宜进入有夫之妇的卧房。
随后,一名婢女捧着竹简走入,将信递给李燕儿。
李燕儿急切接过,眼中满是思念,匆匆展开竹简。
看到李奇的字迹,李燕儿泪眼婆娑,既有感动,又有怀念。”奇哥哥,我知道你也惦记着我。
你不必愧疚,我有婶娘们照料,况且你立下军功,大王和蒙将军都对我很好……”
李燕儿将信紧紧抱在胸前,眼中尽是深情。
信中,李奇坦露了对李燕儿的真挚情感,也表达了深深的歉意。
送完信后,蒙田离开了院子。
蒙田面露忧虑之色。”李奇这小子这次闹得不小,竟更改了我大秦以往对待降卒的方式,开创了先例。”
“现在真不知如何收场。”
“父亲已被大王传召前往咸阳。”
“有父亲为李奇说情,或许不会有太大问题。”
“况且李奇的做法看似恰到好处。”
蒙田虽如此想,但依旧为李奇担忧。
庞壮的来信带回了足以震动朝廷的消息,而这消息又因李奇而起。
蒙田实在难以不忧。
毕竟,蒙家父子早已视李奇为后辈用心栽培。
……
咸阳。
章台宫内,大秦重臣齐聚。
蒙武、王绾、李斯、尉缭、郑国、冯劫等人皆在。
可以说,嬴正已将大秦多数中坚力量召集于此,显然有重大事件发生。
……
“臣等参见大王。”
众大臣入殿后,齐齐躬身行礼。”免礼。”
嬴正转身面向群臣,抬手示意。”谢大王。”
众臣谢恩后站定,静静等候嬴正旨意。”诸位可知朕今日召见你们所为何事?”
嬴正目光扫过众人。”启禀大王,可是关于韩国境内之事?”
李斯迅速上前奏报。”看来廷尉对韩国事务颇为关注?”
嬴正瞥了李斯一眼。”身为臣子,理当分担君主忧虑。”
“韩国初定,臣在咸阳处理相关刑罚文书,不敢懈怠。”
“然而,”
“如今韩国发生了一件大事。”
“望大王务必重视,否则恐危及国本。”
李斯面容严肃,带着几分怒意启奏道:“说。”
嬴正神色平和。”镇韩主将李奇辜负圣恩,违背我大秦以往对待降卒的规定,擅自大赦降卒,并赋予他们脱离奴籍的权利,将其纳入我大秦军队之中。”
“此举岂非违反我大秦律法?”
“李奇胆大妄为,臣恳请大王严惩,以保律法尊严。”
李斯高声启奏。
听闻此言,蒙武与冯劫投来异样的目光。
此时,嬴正赐婚的旨意已广为人知,李奇之妻正是李斯留在李家村的小女儿。
尽管李斯曾决然与女儿断绝关系,但论及亲情,李奇也算是他的女婿。
然而,李斯竟在大王面前参奏李奇,实属薄情寡义。
蒙武立即站出,直言反驳:“廷尉所言有误。
李奇在韩境胡作非为,若真如传言,赦免十几万降卒,岂非大罪?”
“身为廷尉,我自当维护律法,不容李奇如此放纵,败坏国本。”
李斯语气坚决,似欲置李奇于死地。”是谁告知廷尉李奇赦免了十几万降卒?”
蒙武反问。”韩地文报已至咸阳,冯大人亲笔所书,难道还能有假?”
李斯冷言。”廷尉怕是误解了文报内容。
李奇虽未采用我大秦原有降卒处置之法,却也未直接赦免降卒,而是给予他们立功赎身的机会,即只要为秦出征效力,便可脱离奴籍。”
“我大秦律法早有明文:为国建功,可免罪责。
廷尉难道不知此法?”
蒙武毫不退让,针锋相对。
总之。
蒙武已将李奇视为晚辈,因李奇出身于雍城大营,本就属于蒙家一脉。
即便李斯意图施展手段,蒙武亦决心全力维护,以观究竟谁的谋略更为高明。”上将军此言差矣。”
“秦律虽准许立功者摆脱奴隶身份,然李奇未将降卒转为刑徒,反而将其编入我大秦锐士,还给予新兵半额薪饷,此举徒增朝廷财正负担。”
“此行为悖逆秦法,岂非李奇之过?”
“下官知李奇出自雍城大营,亦是上将军寄予厚望之人。
但若上将军无视秦法袒护,则实为失职。”
李斯依旧紧抓李奇违秦法一事不放,似乎志在必得,欲将其定罪。
显而易见,李斯对韩境及韩非之事皆有所闻。
吴达之死,令李斯顿悟,此事必与李奇脱不开关系。
李斯对韩非极为忌惮,韩非存世一日,他便一日不得安宁。
尽管李斯聪慧自负,但面对韩非,他深知自身才智不及。
多年来,他也未曾有信心超越韩非。
韩非归秦后,势必与其争夺相邦之位。
尽管韩非为 ** 韩人,李斯亦非纯正秦人,在身份上二人并无二致,且秦始皇向来唯才是举,不分出身。
李奇助韩非除吴达,又保全其性命,此等作为令李斯深感忌惮,两人已成死敌。
得知秦王赐婚李奇,还是嫁与自己不成器的女儿,李斯更是怒不可遏。
当初若能与长公子联姻,却因那山村小子横加阻挠,而后韩非归秦,更令他多了一大劲敌。
这如何不让李斯痛恨李奇。
他恨不得立刻除去李奇。
今日便是李斯发难的开端。
他意图将李奇从主将位置拉下,再逐步削弱其势力。
因此,他紧紧抓住李奇违反秦法、优待降卒这一点作为攻击的把柄。”若论朝堂辩论,本将远不及廷尉。”
“然而,廷尉对军中事务和带兵之道能了解多少?”
“李奇在韩国领兵,数月间是否有过失误?”
“虽然他对降卒的安抚方式不同于以往秦国处理降卒的方法,但这足以让降卒归顺,加入我秦国。
如果继续采用过去的处置方式,难道就不会发生哗变吗?”
“所以,廷尉若不懂军事,就请勿多言。”
蒙武毫不退让。
李斯用秦律对付李奇,而蒙武则用大军稳定局势,确保韩国境内安定来支持李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