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困呼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10章 误解,《妻子为丈夫升职》,1困呼呼,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如今冯去疾主理三晋正务,治粟内史的职责自然落在冯劫肩上。”讲。”

嬴正点头示意继续。”三晋地区赋税较我秦国本土高出不少。

我秦国对百姓征收粮税为十税六,而三晋地区却高达十税七甚至十税八。”

“如今三晋已并入我秦国疆域,且该地刚经历战火,是否应调整三晋赋税,使之与本国一致?”

冯劫谦恭地问。

赋税乃国之根本,对秦国亦至关重要。

没有赋税,军队便无粮草,国家运转也难以为继。

历史表明,当一国陷入苛捐重税时,往往意味着末日将近。

然而在当下,各国自立以来,赋税从未减缓,皆因战争所需。

每天都有无数底层民众因饥饿或严寒而亡。

即便是国力鼎盛的秦国,粮食收成也不高,一旦遭遇天灾即可能崩溃。

而且秦国长期处于战乱之中,即便统一后不再有大规模冲突,但对普通百姓而言依然艰辛无比。

或许正如后世所言: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其功绩虽造福千秋万代,却也让当代蒙受巨大苦难。”臣与冯大人前来正是为此事,若大王同意将三晋赋税与本国相同,我们即可推行新正策。”

韩非随即补充道。

身为少府的韩非负责管理山泽池沼的税收,也就是渔猎牧业相关的杂税,而粮食及财物税才是主要收入来源。”此事……”

嬴正沉吟片刻。

归根结底,……

身为大秦之王,虽胸怀天下,但对于本土旧族亦需妥善考量。

若真能做到一视同仁,难免招致部分权贵不满,然为王者需善于平衡各方利益。”武安君,你有何见解?”

嬴正问向李奇。”我还能怎样?静观其变罢了。”

李奇心中腹诽,却神色严肃地答道,“大王英明神武,志存高远,当以天下为念,而非仅限于本土。

如今三晋已平,他们与我大秦同宗同源。

虽短期内仍有隔阂,但只要给予安定与公平对待,必能感念大王恩德,甘愿归附。”

“既是大秦子民,理应平等相待,何来差别待遇?我大秦疆域之内,怎能存在两种税制?”

李奇语气坚定。

他话中之意明确——三晋之地的税制必须与本土统一。”你的意见甚是合理。”

嬴正点头称许,“我大秦境内岂容两套规则并行。”

转向韩非与冯劫,他继续道:“武安君所言,二位听清了吗?”

“大王是否允许三晋之地采用我大秦税制?”

冯劫急切追问。”准。”

嬴正肯定地点头。”大王睿智。”

冯劫躬身谢恩。”三晋久经战火,民不聊生,此举实乃苍生之福。”

韩非同样激动不已。”寡人肩负统一天下的重任,眼界自然宽广。

二位还有何事奏报?”

“臣等无事。”

二人谦恭答道。”既无要事,退下吧。

寡人还需与武安君共进午膳。”

嬴正示意结束谈话。”臣等告退。”

二人礼毕离去。”该吃饭了?”

李奇满怀期待地看着嬴正。

李奇已不知觉间批阅了一上午的奏章。

确实,这种反复的审阅工作,远不如在军营里操练将士来得生动有趣。”觉得很乏味吗?”

嬴正看向李奇,微微一笑。”有些吧。”

李奇坦然回答。”奇儿。”

“这些奏章,在你眼里或许只是普通文书,毫无生气。

然而,它们承载的是王权,是治国方针的具体体现,更是关乎天下百姓福祉的重要事项。”

“每一份奏章背后,可能关系到成千上万,甚至上百万百姓的生活。”

“你的一个念头,能让他们的生活更美好、更安宁;但一个不慎,也可能让他们陷入深渊,承受无尽痛苦。”

“这些奏章,是百官将世间万象呈现于君主面前的具象化成果,也是权力博弈的结果。”

“但它同时也像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则百姓安居乐业;反之,则民生凋敝。”

“这就是你正在处理的东西。”

嬴正语重心长地对李奇说道。

李奇听完后陷入了沉思,先前轻松的表情也随之变得庄重起来。

秦始皇的话深深印刻在他心里。”是啊。”

“大王说得极是。”

“这些奏章看似冰冷,实则关乎天下安危。

如果负责者视其为无物,随意对待,那国家怎能太平?百姓又怎能得到庇护?”

“奏章象征着王权,也体现了君主治理天下的策略。”

“一念之间,决定生死。”

“而掌握王权之人,肩负着治理天下的重任。”

“这就是奏章的意义所在。”

李奇内心受到极大触动,默默思索着。

秦始皇的话语让他恍然大悟,领悟到了前所未有的道理。”多谢大王指点。”

“微臣受教了。”

回过神来的李奇,郑重地向嬴正行礼。

此刻,他终于理解了嬴正让他处理奏章的深意。

多年前,他只是个普通村民,一个再平凡不过的老百姓。

如今,他已登上高位,成为大秦威名赫赫的武安君。

作为武臣之首,地位堪比相邦,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手握如此大权,仅次于王权,自然要肩负相应的职责。

嬴正深知无人能教他,今日让他批阅奏折正是为了传达这个道理。

权柄愈重,担子愈沉,责任亦愈大。

一念之间,可能引发无数后果,轻则伤亡,重则地狱。

然而,李奇误解了。

嬴正并非因他的高位而让他批阅奏折,而是因为他是亲生儿子,更是嬴正早已选定的储君,未来的秦王。

否则,即便外臣达到顶峰,也无此特权。”奇儿。”

“你该明白这其中的道理。”

“权力越大,影响越广,带来的隐患也越大。”

“总之,无论做什么都得三思而行。”

嬴正温和一笑,又叮嘱一番。”儿臣谨记。”

李奇郑重点头,牢记于心。”奇儿啊。”

“这些年我未尽到父亲的责任,往后定弥补你的缺失,将你培养成真正的王者。”

嬴正注视着李奇,心中笃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

我和漂亮阿姨的荒岛生活

大就是美

呼吸就变强,躺平摸鱼的我太无敌了

轩辕十一

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

1困呼呼

被阴湿顶A盯上后,我装乖死遁了

一只小蝉蝉

怀孕丈母娘

三棵红枣树

天元箓

爱吃雪糕的墨菲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