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困呼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9章 震惊,《妻子为丈夫升职》,1困呼呼,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十日后,咸阳。
两千多名黑甲锐士护送着车驾缓缓驶入都城。
这些锐士皆为李奇的亲卫军。
身为大秦上将军,爵位达到大上造,亲卫人数已达三千。
在整个秦国,能有这样的亲卫规模的,除了蒙武、王简、桓漪三位上将,再无他人。
文臣即使爵位再高,亲卫也不过五百。
这就是文官与武将的区别。”李青,我们是不是快到咸阳了?”
车驾内,李奇探出头询问。
血虎紧跟车驾。”回上将军,已进入咸阳境内,约一炷香后就能抵达咸阳。”
“等见过大王,我们就可以回家了。”
“近来可好?”
李奇望着李青笑了笑。
三年多的军旅生涯,无疑让每个人都发生了显着变化。
如今,李奇已满二十,再过不久便是二十一岁,而与他一同参军的李青等人亦是如此,皆已成年。
当初从李家村走出的十人,在李奇的庇护下,如今各有成就,即便最低者也官至万人将。
然而战场险恶,即便有李奇守护,三人仍不幸战死。
未来如何,谁也无法预料。
李奇之所以全力护佑众人,实则出于感恩。
当年母亲尚在时,他曾独自来到李家村,若非村民相助,便不会有今日的李奇。
因此他对李家村的人怀有深厚感激之情。
而同为村中子弟的李青等人,对他更是信赖有加,算是他最初的部下,如今已成死忠。
从小一起长大的情谊,让这些同乡始终紧密相连。
李奇若不尽心照料他们,还能顾及何人?一人得志,理当惠及乡亲。
在他心中,村里的兄弟如同手足亲人。”我很开心。”
李青轻声说道,“这些年总算熬到了归乡之日。”
“多亏了奇哥。”
李青由衷地向李奇致谢,“若无你,我们恐怕早已埋骨沙场。”
“不必言谢。”
李奇温和回应,“这次只你得以返乡,待我休沐完毕,定会让李雄他们皆获准休假一月,回乡探亲。”
“多谢奇哥。”
李青再次道谢。
车驾渐行渐近咸阳城,隐约可见城关轮廓。”那是咸阳,我大秦之都。”
李奇掀开帘幕遥望。
虽已在这一世生活二十年,但这是他首次目睹咸阳,亲眼见证大秦都城的雄姿。
即使远隔数百丈,仅见城郭轮廓,其巍峨气势已远胜别国都城。
秦都雄伟,果然不负其天下最强国都之名。”史册记载。”
“秦始皇驾崩,胡害即位,残害宗亲,屠戮皇族,秦始皇的子女无一幸免。
随后六国联军攻入咸阳,项羽 ** ,繁华数百年的古都毁于一旦。”
“这般都城,实为可惜。”
“但如今有我在此。”
“即便我已身处秦统一的历史洪流之中,却绝不会被历史束缚,而是要改写它。”
“即便秦始皇陨落,我也定会守护此城,不让大秦的辉煌化为灰烬。”
望着眼前的咸阳,李奇心中涌起豪情。
此时,咸阳方向驰来百余名骑兵,皆为大秦王宫禁卫军。”末将辛胜,迎接李奇上将军班师回朝。”
领军者下马,对李奇行礼,满是敬意。”辛胜,禁卫军统领,亲自前来迎接?”
李奇暗赞。
随即走下马车,回礼道:“让辛胜将军亲自出迎,实在过意不去。”
“上将军言重了,能迎接您归来,是我的荣幸。”
辛胜目光中充满敬畏与钦佩。
李奇战功赫赫,天下闻名。
他领军灭韩、李两国,威名远播。
作为大秦最年轻的上将,他的声望甚至可比肩昔日的武安君白起。
众多将士视他为未来的战神,未来必胜不败的存在。”多谢辛胜将军。”
李奇再次致谢。
咸阳城外,秦王亲自率百官相迎。
李奇听闻此消息,亦感震惊。
秦王此举,不仅是对臣子的极高礼遇,更是彰显了对他的信任与重视。”劳烦辛胜将军引路,莫让大王久候。”
李奇恭敬言道。
辛胜点头应允,随即带领先锋队开道。
李奇亲兵随后护送车队缓缓前行。
不多时,咸阳城已在眼前。
城门内外,戒备森严。
秦王冕旒加身,身后文武百官列队而立。
禁卫军披坚执锐,百姓则夹道围观,皆欲一睹李奇真容。
这三年间,秦国连克韩、李,威名远播,李奇作为主力将领,更是家喻户晓。
待李奇车队渐近,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欢呼。
李奇掀帘而出,目光扫过眼前盛况,心中五味杂陈。”寡人仅闻卿名,久仰战功,今日终得一见。”
“寡人亦想瞧瞧,究竟何等风采,方能冠绝三军。”
嬴正手扶案几,面上沉静,心底却难掩期待。
不仅是朝臣与百姓盼着见到李奇,就连他本人,对这位威名远扬、号称战神的将军,也充满好奇。
片刻后,在辛胜引领下,李奇的车驾抵达城外。”臣辛胜,遵王令迎接李奇上将军。
上将军至矣。”
辛胜下马拱手行礼,随后率禁卫退至一侧。
嬴正抬眸,目光落在李奇车驾之上,身后群臣亦随之仰视。
对于这位传奇将军,每个人心中都存满疑问。
连李斯也不例外,尽管他对李奇深怀敌意,此刻仍直勾勾地盯着对方,试图窥探这位令自己屡屡受挫之人的真实模样。
帘幕缓缓掀开,李奇迈步而出。
他未披铠甲,亦无戎装,仅着一袭朴素黑袍。
虽无战场杀伐的凌厉气息,却自有一股沉稳气度,令人心生敬畏。”秦王陛下。”
李奇目光扫过人群,瞬息捕捉到城头的嬴正。
嬴正身着王服,头戴冕旒,即便沉默不语,周身亦散发出不可忽视的威压。”果然是万古一帝,这份威严,非同小可。”
李奇心内感慨,又想到此番重逢历史的契机,“此生竟能亲见秦王真容,亦算圆满。”
面对这位历史上的赫赫人物,李奇内心震撼,但神色依旧镇定如初。
李奇很快恢复了镇定。
在咸阳城外时,他还能依靠身份和实力行事,无需过多顾虑。
但进入这大秦帝都,这座权力的中心、贵族聚集之地,他必须更加谨慎。
毕竟,地位越高,一旦犯错后果越严重。
何况周围还有许多人注视着。”臣李奇,已妥善处理李地事务,在寒郸设大营,整顿三军三十万,现奉王命归来。”
“臣李奇,拜见大王。”
李奇快步走到嬴正身前三丈处,低头弯腰对嬴正行了一礼。”好,很好。”
“李卿。”
“平身。”
嬴正迅速上前,来到李奇身旁,虽有冕旒遮掩,但脸上的笑意清晰可见。
他伸出双手,握住李奇的手,将其扶起。
与此同时,他转身面向群臣,与李奇并肩站立。
这是无上的荣耀。
通常臣子需退后半步,而此时嬴正却与李奇并列,足见其对李奇的信任与看重。
满朝文武目睹此景,咸阳的百姓亦为之振奋,无不惊叹大王对李奇如此厚待,实属罕见。
接着,嬴正紧握李奇的手,语气庄重地说道:
“他,是李奇。”
“我大秦的上将军。”
“一位屡建奇功之人。”
“灭韩之战,李奇功不可没,使我大秦迅速攻克韩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