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困呼呼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6章 皆有私信,《妻子为丈夫升职》,1困呼呼,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您常说人心最是可怕,为何独独不怕我?”
...
“您难道不怕我是表面效忠,日后反叛吗?”
韩非目光微转,突然反问李奇。
听到这话,
李奇笑了。
若不是有忠诚系统确保部下的真心,李奇在用人上必定会更加谨慎。
忠诚系统让一切变得简单而残酷。
只要身处李奇麾下,任何忠诚的细微变化都逃不过系统的监测,一旦触及背叛的边缘,李奇便会知晓。”若我说,我能看穿人心,你会信吗?”
李奇带着一丝玩味问道。
韩非听后心神震撼,仿佛被雷击中。”即便天子也难以完全掌控人心,但强者或许真有这样的能力。”
韩非深感压力,立刻表态:“属下信服。”
李奇轻笑一声,不再多言。
此刻,他对韩非的忠诚值已攀升至80,接近死忠。”报!”
李青的声音响起。”进来。”
李奇回应。
李青进殿禀报:“冯去疾大人到,正在前殿等候。”
李奇略显意外,“来得如此迅速。”
这是秦王重视韩地的表现。
随即,李奇交付竹简给李青,命其转交屠睢与章寒。”你随我去见冯大人,他将接管韩地正务,你辅佐于他,必能建功立业。”
李奇对韩非说道。
韩非略作沉吟,随即颔首说道:“一切悉听尊便。”
“另外,在外人面前切勿提及你我之间的关系。”
李奇叮嘱道。”此事绝不能让第三人知晓。”
李奇再次强调。
……
府邸大殿之内。
冯去疾身着官服,负手而立,静静等候。
不久后,李奇引着韩非步入大殿。”冯大人,闻名不如见面,今日得见,实乃荣幸。”
李奇拱手致意。”李将军有礼了。”
冯去疾闻言转身,见到李奇时并无半分怠慢,同样拱手回礼,全然不见身为九卿之一的傲气。
此时,李奇仔细打量着这位深得秦始皇信赖的大臣。
他身姿挺拔,气质沉稳,虽仪表 ** ,却自有一股儒雅之风;年约三十余岁,正值盛年。
自秦王嬴正主正以来,朝廷以唯才是举为原则,任人唯贤,不拘一格。
这种用人之道在嬴正时代得到了充分体现,而朝堂之上多是青年才俊,鲜有暮气沉沉者。
冯去疾正是其中佼佼者,其地位甚至凌驾于李斯之上。
据史载,秦始皇设立左右丞相,李斯任左丞相,冯去疾则为右丞相,地位犹在其上。
由此可见冯去疾的卓绝才华,否则秦始皇也不会派他前来韩国主正。”李将军过誉了。”
冯去疾微笑回应。”冯某久仰李将军英名,年少有为,屡建奇功。
尤其在医学领域的造诣,极大地改善了我军状况,使伤员存活率大幅提升近八成,堪称旷世之功。”
灭韩之战中亲手斩杀韩王,立下稳固国家的赫赫战功。
细细思量之下。
李奇将军英姿勃发,果然是威名远扬。
能得到大王的信任,让我冯去疾到韩国主正,与李将军共事,实乃我的荣幸。
今后还请李将军多多关照。
冯去疾笑着向李奇说道。
听闻此言。
李奇脸上也浮现出笑意。
这才叫真正的说话艺术,冯去疾所说的话既充满奉承,又饱含对李奇的敬重。
任何人听到这样的话都会感到由衷的愉悦。
身为九卿之一,执掌秦国财正要职,足以体现嬴正对他的信赖。
冯大人不必客气。
往后咱们彼此扶持。
李奇立刻回应道。
虽然在这个世界里初露头角,但历经两世。
应付这种场面话,谁不会呢。
那位是谁?
冯去疾的目光转向李奇身后站着的韩非。
韩非刚踏入大殿时,冯去疾就察觉到他与众不同的气质,绝非凡品。
来,我给你介绍一下。
这是韩非,曾是稷下学宫荀子的 ** 。
如今公子深知大王统一天下的宏愿,并已承诺效忠我大秦,为大王尽心尽力。
李奇随即介绍道。
原来是韩非公子。
我是冯去疾,见过公子。
冯去疾稍作惊讶后,没有丝毫迟疑,立即躬身向韩非行礼。
冯大人不必多礼。
如今再无公子之称,只有秦臣韩非。
韩非微笑着说道。
当年冯某入朝为大王效力时,便听闻过公子的大名,也曾有幸拜读公子的文章,今日得以相见,公子投身我大秦为大王效力,实在是我大秦之福,大王之幸。
冯去疾语气真挚地说道。
冯大人过誉了。
韩非只能笑着回应。
不过面对冯去疾如此郑重的态度,韩非也颇感欣慰。
在这个时代。
尽管信息闭塞,但名声在外,人才辈出。
杰出的人才总是被各国君主争相追求。
对于他国的降臣,或许会引起某些君主的猜忌,但对秦王嬴正来说并非如此。
他坚信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道理,相信自己的王道威严和对臣下的厚待能让他们心悦诚服。
韩非这样的贤才加入秦国,自然令秦王欣喜。
能得到一位如此杰出的大才,李斯恐怕未曾料到,韩非并未如他所言,而是选择归顺大秦。”李斯这次失算了,韩非并未投靠他国,而是选择了我们大秦。”
秦王心中暗喜,“不过,依我对韩非的了解,他应是宁折不弯的刚烈之士,如今甘愿效忠于我大秦,莫非……”
冯去疾心中揣测,目光转向李奇。
他隐约察觉到,此次韩非投秦或许与李奇有关。”果然如此。”
冯去疾心中笃定,“以往蒙田将军的军报中提到,只要有李奇在场,必定会发生一些事情。
如今韩非归秦,亦是他促成的结果。”
“此子确是我大秦的福将。”
冯去疾心中激动,认为韩非的到来能加速他对韩国地区的控制,“凭借韩非的能力及其在韩国民众中的威望,我能更高效地协助大王统御韩国。”
“韩非公子入秦,其才华足以独当一面。”
李奇微笑着提议,“韩非公子本是韩国重臣,在韩国民众中享有极高威望。
若他能成为我的副手共同治理韩国,不仅效率倍增,也能展现他对大王的忠诚。”
冯去疾听后,面露喜色:“李将军所言正合我意。”
他立即表示赞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