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章 围剿与反制,情报战的胜利,妙龄女被老汉压身小说更新时间,小皇龙,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八旗铁骑纵横天下,唯有一人敢在平原与之正面对决。”

“赵信,以五千‘虎豹骑’迎战两万清军,胜者为王!”

——《流民军纪略·平阳会战卷》

【山西·平阳战场】

蒲州一役后,赵信声威大振。但与此同时,清廷也彻底警觉。多尔衮亲自督战,调集两万八旗主力南下,意图一举剿灭这支异军突起的大顺残部。赵信并未退守太原或蒲州,而是选择在平阳一带设防。此地地势开阔,利于骑兵作战,但也意味着他将直面清军最擅长的正面冲击。刘宗敏不解:“为何不守城?我们有城墙、有火器,何必和他们拼马战?”赵信站在高坡上,指着远方滚滚尘土:

“正因为清军擅长野战,所以我们才要在这里打。”

“我要让他们知道——”

“不是只有八旗能冲锋陷阵。”

【战术部署·现代思维融入冷兵器战场】

赵信召集诸将,展开沙盘推演。他根据“虎豹骑”系统激活的不同兵种特性,制定了一套前所未有的战术体系:

1.

轻骑诱敌(赵云型)

派出五百轻骑兵,快速机动,引诱清军前队追击。

利用速度优势消耗敌人体力,同时引导其进入伏击圈。

2.

重步防御(曹仁型)

在关键通道布设拒马、壕沟,并由一千五百名重步兵组成防御阵线。

配合弓弩手与长枪阵,迟滞清军冲锋节奏。

3.

中军突击(张辽型)

主力三千轻重混合骑兵作为中军,待清军攻势受阻时发起反击。

使用密集箭雨压制敌方阵型,再以楔形阵切入核心。

4.

侧翼包抄(甘宁型)

五百精锐绕行山道,从右侧包抄清军后方,制造混乱。

若敌阵动摇,则可趁机切断其退路。

赵信亲自指挥中军,李过负责左翼,贺锦统领右翼,刘宗敏坐镇后方总预备队。

【战斗打响·第一波交锋】

清晨,阳光初照,大地尚未回暖。清军前锋由正白旗参领鄂硕率领,率先抵达战场。他见赵信军列阵于平原之上,不禁冷笑:“闯贼果然还是不知死活。”一声令下,千余名八旗骑兵如潮水般冲来,马蹄踏地,震耳欲聋。赵信沉着应对,下令轻骑出击。五百轻骑如猛虎扑食,迎面而上,在距离清军百步外骤然散开,形成扇形。弓弦响动,箭雨倾泻而下,精准打击清军薄弱部位。鄂硕怒吼:“给我冲过去!”但八旗骑兵刚加速,便遭遇赵信布置的拒马与壕沟,阵型顿时被打乱。就在此时,重步兵齐声呐喊,长枪如林,箭矢如雨,将清军先锋牢牢钉在阵前。

【转折点·中军突击】

赵信观察战局,判断时机已到。他挥动令旗,中军鼓声骤响,三千虎豹骑如猛兽出笼,杀向清军中央。这些士兵早已完成“虎豹骑”训练,不仅体能出众,纪律严明,更掌握现代战术意识——

知晓何时冲锋、何时撤退;

懂得保持队形、协同作战;

能够根据战场变化迅速调整策略。

他们的冲锋不再是盲目狂奔,而是精确计算角度与速度的战术突击。清军主将阿哈出眼见局势不妙,急忙组织反击,但为时已晚。虎豹骑楔入敌阵,刀光闪烁,血肉横飞。短短半个时辰,清军前队溃败,伤亡近千,被迫后撤。

【侧翼包抄·战场变局】

就在清军重整阵型之际,甘宁型轻骑悄然绕至敌军后方。他们趁着清军混乱之际,突然发动奇袭,烧毁粮草、破坏营帐,制造极大混乱。多尔衮在后方观战,脸色阴沉:“此人用兵……竟有几分孙吴之风。”范文程低声道:“若再战下去,恐怕我军士气难稳。”多尔衮咬牙切齿,最终下令鸣金收兵。

【战后清算·战略意义重大】

此战,赵信以五千兵力正面击败两万清军,斩首三千余级,俘虏两千余人,缴获大量战马、武器与粮草。更重要的是——

他打破了‘八旗不可战胜’的神话。

消息传开,震动四方。

明军贺世贤部开始重新评估赵信的实力;

张献忠使者再度前来,态度更加恭敬;

山西各地流民纷纷投奔,赵信军扩充至两万余人。

而在北京,多尔衮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改变对赵信的战略方针。

“不能再小看他。”

“这已经不是一支流寇军队。”

“这是一个真正的对手。”

【尾声:新的时代正在来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闺蜜老爸(结局1V1)宋温瑜

凡人小磊

《妻子为丈夫升职》

1困呼呼

我和漂亮阿姨的荒岛生活

大就是美

呼吸就变强,躺平摸鱼的我太无敌了

轩辕十一

大秦:长公子,铁血铁骑破六国

1困呼呼

被阴湿顶A盯上后,我装乖死遁了

一只小蝉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