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千僧运粮真戏假做,清汤寡水民脂民膏
小山包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1章 千僧运粮真戏假做,清汤寡水民脂民膏,女妖女帝女菩萨?戒导我要打十个,小山包儿,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谁知,那老乡听到这话,脸上竟露出一抹极其古怪的神色,嘴唇动了动,像是有话要说,可又畏惧着什么,最终只是重重叹了口气,挑着担子匆匆离去。
“元帅,你看。”陆修静朝那些运粮的僧人努了努嘴,“那些灾民,虽在为官府运粮,却个个面黄肌瘦,眼神里连点活气儿都没有。这对劲吗?”
朱罡烈心中疑窦顿生。
二人不再多言,径直朝义仓走去。
仓库外围满官兵,将所有试图靠近的灾民都拦在外围。
粮仓的棚子里,粮食堆积如山,散发着诱人谷香。
可就在粮仓旁边,临时搭起的施粥棚里,几口大锅熬煮的,却是清可见底的刷锅水。
那粥水清澈,舀起一勺,米粒屈指可数,甚至还混杂着不少泥沙谷壳。
朱罡烈眼中的笑意敛去,神情冷峻。
他什么都明白了。
次日,二人再次来到义仓附近。
正逢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一队人马自长安方向而来,为首的是个身穿绯色官袍的钦差,在一众地方官吏的簇拥下,前来巡视义仓。
昨日那些面黄肌瘦的灾民,被官兵组织起来,夹道跪迎,口中高呼着“皇恩浩荡”、“钦差大人千岁”之类的口号,声音有气无力。
那钦差背着手,在堆积如山的粮仓前转了一圈,又象征性地尝了一口施粥棚里的清粥,满意地点点头,嘉许了几句,便在欢呼声中,打道回府。
好一出官场现形记。
钦差的队伍刚走远,昨日那些运粮的僧人便再次出现。
只是这一次,他们竟开始将粮仓里的粮食,一车一车地,往外运走。
朱罡烈走到路边,拦住正要离开的灾民,也不多话,直接从怀里摸出块碎银,塞进他手里。
那灾民先是一愣,随即死死攥住银子,浑身发抖。
“大哥,这是怎么回事?这粮……怎么又运走了?”
那灾民攥紧银子,警惕地望了望四周,这才委屈地诉说起原委。
“什么官府赈灾!都是假的!”
“这满仓粮食,都是官府向左近各大寺庙‘借’来,专门应付上面检查!
如今钦差走了,自然要还回去,还得连本带利!”
他声音压得极低,生怕被人听到。
“那些寺庙,不纳税,不服役,这些年兼并了不知多少田地,放印子钱,早就富得流油!
我们这些灾民,找他们借一斗米,不出三月,就得还一石!
利滚利,永远还不清。
到最后,只能卖地,卖房,卖儿卖女……再不然,就被他们剃度,入寺当一辈子牛马。”
“僧灾……”
陆修静在一旁听着,脸色铁青,吐出两个字。
他补充道:“元帅,自南北朝以来,佛门势力便在东土畸形发展。寺院经济,已成国之巨患。天下财富十之六七尽入佛寺,动摇国本,故而屡有帝王兴兵‘灭佛’,实乃无奈之举。”
朱罡烈恍然。
他终于明白,为何观音那些人,对西游之事似乎并不如何上心。
原来,根本不需要什么西天真经。
他们在东土,早已经营出了一个比西天灵山更加庞大,更加实惠的“佛国”。
信仰是根基。
可他们吃斋念佛,心却大得很。
想要的,远不止于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