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泷Shuang辰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2章 凋遁沧涌,诡玲珑,凌泷Shuang辰,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自伤愈怨阴雨至,化沧桑谕青春逝。
惜落花叹红颜陨,临彼岸期洪波涌。
暮春时分,连绵的梅雨仿若天公洒下的愁绪,肆意挥洒。细密雨丝,恰似牛毛,纷纷扬扬,将整个天地严严实实地裹进一片氤氲水汽之中。校园里的图书馆,这方知识的神圣殿堂,亦未能逃脱雨幕的重重包裹,宛如一位蒙着薄纱的佳人,透着朦胧与神秘,在雨雾中静默伫立。
图书馆外,雨丝不知疲倦地持续敲击着窗户玻璃,滴答滴答,那声音宛如一曲低沉哀婉的乐章,悠悠飘进馆内。每一声,都似一只轻柔的手,撩拨着每一个人心底最柔软的角落。窗外的景色,在雨雾的弥漫下,模糊得如同被水洗过的画。校园里的树木,在风雨中无奈地摇曳,树枝上的花朵,不堪风雨的暴虐侵袭,纷纷坠落。那些娇艳的花瓣,像是被命运无情抛弃的孩子,在空中无助地打着旋儿,而后无奈地坠入泥地。偶尔,有几片花瓣被狂风裹挟,吹到窗户上,短暂地贴附在玻璃上,它们微微颤抖,似在以最后的力气,无奈地诉说着自己悲惨的命运,随后又被风雨无情地一把卷走,消失在茫茫雨幕之中。
夏至独坐在图书馆的一隅。身旁的书架,林立着各类书籍,散发出淡淡的墨香,仿若在轻声呢喃着书中的故事。他手中捧着一本看似寻常,却又隐隐透着神秘气息的图书。封皮上的图案与文字,恰似有着某种勾魂摄魄的魔力,深深勾住了他的目光。夏至的眼神专注而深邃,随着书页的缓缓翻动,他的思绪也如轻舟入海,渐渐被带入了书中构建的奇妙世界。他时而眉头紧蹙,恰似那为书中人物命运忧心忡忡的守护者;时而轻轻叹息,仿佛感同身受着故事里的悲欢离合,心中泛起层层涟漪。每翻过一页,他都像是踏入了一个全新的天地,沉浸其中,如痴如醉,无法自拔。
不知不觉间,夏至的意识逐渐模糊,眼皮愈发沉重,好似被一双无形的手缓缓拉下。在半梦半醒之间,他悠悠坠入一个奇异的世界。梦中,四周一片混沌,浓稠的雾气仿若汹涌的波涛,弥漫开来。视线所及之处,皆是白茫茫一片,仿佛置身于一片无垠的云海之中,让人辨不清东南西北。脚下没有坚实的地面支撑,每迈出一步,都似踩在松软的棉花之上,绵软无力,身体也随之晃晃悠悠,仿佛随时都会被这无尽的雾气所吞噬。他试图呼喊,声音却如同石沉大海,瞬间消失在这混沌之中,没有激起一丝波澜。
不知在这迷雾中徘徊了多久,一座古老破旧的石桥,在朦胧雾气中,如一位迟暮的老人,缓缓浮现。桥身的石头,布满青苔与岁月的斑驳刻痕,坑洼不平,仿佛在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沧桑与变迁。桥横跨在一条宽阔的河流之上,河中涌动的并非清澈的水流,而是浑浊泛红的血水,仿若大地流淌的悲伤之泪,散发出一股刺鼻的腐臭气味,扑面而来,令人作呕。桥边矗立着一块石碑,因年代久远,字迹模糊不清,夏至费力地辨认,才勉强看出 “奈何桥” 三个大字。他的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惧,恰似寒夜中独自面对深渊,但却又抑制不住地朝着桥走去。
夏至不由自主地朝着桥走去,脚步虚浮,仿若踩在云端。靠近桥头时,一幕揪心的场景映入眼帘。桥的一端,霜降身着一袭素白长裙,那身姿单薄得如同风中的残烛,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她面色苍白如纸,眼神中满是哀愁与期盼,死死地盯着桥下那波涛汹涌的忘川河,仿佛要用目光将河水看穿,寻找到心中所念之人。而在桥下,殇夏被湍急的河水无情地裹挟,一次次奋力挣扎,那模样恰似困兽犹斗,试图游向岸边,游向那心心念念的霜降。河水如狰狞的猛兽,一次次将他淹没,又一次次将他托起。他满脸疲惫,眼神却始终坚定,望向桥上的霜降,那是支撑他在这残酷河水中坚持下去的唯一信念。然而,两人近在咫尺,却因这诡异的情境,被命运的无情之手硬生生隔开,彼此思念如潮水般汹涌,却无法触及对方分毫。夏至的心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紧紧揪住,疼得他几乎窒息,他想冲过去,却发现自己的双腿像是被灌了铅,沉重得无法挪动。
夏至心急如焚,想要大声呼喊提醒他们,可喉咙却像被无形的大手紧紧扼住,发不出半点声音。他试图冲过去拉他们一把,双腿却仿若被钉在地上,动弹不得。他只能伫立在原地,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满心无奈与悲痛,只能在心底默默呐喊,为这对苦命人感到揪心不已。他的内心充满了无力感,看着眼前的悲剧,却无能为力,这种感觉让他痛苦不堪,仿佛置身于无间地狱。
此时,梦境中雾气稍稍散开,场景缓缓转换。只见一片葱郁的山林间,祝英台身着素衣,神色哀伤,仿若一朵凋零的花朵,在梁山伯的墓前哭得肝肠寸断。突然,一声巨响,恰似天际传来的悲叹,梁山伯的坟墓裂开,祝英台毫不犹豫地跳入其中,那决然的姿态,仿佛要与命运做最后的抗争。转瞬之间,从墓中飞出两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它们相互追逐、嬉戏,在空中翩翩起舞,似是在诉说着永不分离的誓言。这对苦命的恋人,生前无法长相厮守,死后却以化蝶的方式,实现了灵魂的相依相伴。他们的爱情,历经磨难,却如同这纷飞的蝴蝶,在世间留下了永恒的浪漫传说,然而这浪漫背后,却是无尽的沧桑与遗憾,恰似那被风雨打落的花瓣,虽曾绚烂,却终究难逃命运的捉弄。
紧接着,画面一转,天空中出现了一条浩瀚的银河,河水奔腾不息,仿若一条咆哮的巨龙,将两岸分隔开来。银河的此岸,牛郎牵着一双儿女,翘首以盼,眼中满是对织女的思念,那眼神仿佛能望穿星河;彼岸的织女,同样泪眼婆娑,深情地凝视着对岸的家人,泪水似断了线的珠子,簌簌而下。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喜鹊们会纷纷飞来,用自己的身体搭成一座鹊桥,那鹊桥宛如一条连接希望的丝带,让牛郎织女得以短暂相聚。在鹊桥上,他们紧紧相拥,千言万语尽在这深情的拥抱中。但相聚的时光总是短暂,随着夜幕的降临,他们又不得不忍痛分别,再次陷入漫长的思念之中。他们的爱情,隔着银河的距离,饱经岁月的考验,那银河的滔滔河水,恰似命运设置的重重阻碍,无情地阻隔了这对有情人,只留下一年一次的短暂相逢,让人不禁感叹命运的无常与残酷。
就在此时,周围的景象陡然突变。雾气愈发浓稠,仿若汹涌的波涛,将整个世界包裹得更加严实。许仙与白娘子撑着油纸伞,如同一对璧人,出现在细雨朦胧的西湖断桥边。许仙初见白娘子,眼中瞬间迸射出惊艳的光芒,仿佛世间所有的美好都在这一刻汇聚于眼前这女子身上;白娘子则羞涩地低下头,红晕悄然爬上脸颊,恰似春日里绽放得最为娇美的花朵。那一刻,世界仿佛被点亮,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气息,他们的爱情如春日盛开的繁花,热烈而美好,每一个眼神的交汇、每一次言语的交流,都似在谱写一曲动人心弦的恋歌。许仙轻轻牵起白娘子的手,两人漫步在西湖边,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仿佛整个世界都只剩下他们彼此,时光也为他们停驻。但好景不长,法海手持金钵,宛如一个冷酷的审判者,无情地将白娘子镇压在雷峰塔下。许仙在塔外捶胸顿足,悲痛欲绝,呼喊声在风雨中回荡,充满绝望,那声音仿佛要冲破天际,质问命运的不公;白娘子在塔内以泪洗面,日夜思念,泪水浸湿了衣衫,她对许仙的思念如同那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他们的爱情终究逃不过命运的捉弄,像绚烂的烟花转瞬即逝,只留下无尽的遗憾,恰似那雨中凋零、零落成泥的花瓣,徒留叹息。
画面一闪,场景切换至荒郊野外的一座破庙。昏黄的烛光摇曳不定,将破庙内的景象映照得影影绰绰,仿若一幅古老的水墨画。小倩身形柔弱,楚楚可怜地站在角落,眼神中透着一丝胆怯与无助,恰似一只受惊的小鹿。宁采臣推门而入,他的善良与正直,仿佛一道耀眼的光,瞬间照亮了小倩黑暗的世界,打动了小倩的心。两人在这简陋的破庙中互诉衷肠,爱意悄然萌生,在这黯淡的环境里,他们的爱情如同黑暗中的星星之火,虽微弱却充满力量。宁采臣轻轻为小倩披上自己的外衣,小倩则羞涩地依偎在他的怀里,那一刻,破庙中仿佛充满了温暖,连空气都变得甜蜜起来。可他们毕竟人鬼殊途,姥姥的阻挠、地府的追捕接踵而至,爱情之路荆棘密布。姥姥那凶狠的眼神,仿若两把利刃,地府差役阴森的身影,如鬼魅般可怕,一次次将他们逼入绝境。但他们不离不弃,坚守彼此,每一次携手面对困难,都让他们的爱情愈发坚定。最终,小倩为护宁采臣,不惜牺牲自己,她的身影在雨中渐渐消散,只留下宁采臣撕心裂肺的呼喊,在空旷的原野上久久回荡,那呼喊声中饱含着失去爱人的痛苦与绝望。
夏至看着这些令人心碎的爱情故事,心中五味杂陈,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揪住,疼得厉害。他感同身受着故事中人物的痛苦与无奈,联想到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挫折,更是百感交集。他想起自己在学习上的困境,那些怎么也解不开的难题,就像一座大山压在心头,让他喘不过气;与朋友之间的疏远,曾经的亲密无间如今变得形同陌路,让他感到无比孤独,好似置身于茫茫荒原。这些现实中的不如意,与梦境中的悲剧相互交织,让他的心情愈发沉重,仿若被一层又一层的阴霾笼罩。
而在现实的图书馆内,霜降抱着几本书籍,在书架间轻盈地穿梭,寻找着夏至。她的脚步似灵动的音符,眼神中带着一丝关切,恰似春日里温暖的阳光。当她终于在那个熟悉的角落看到夏至时,发现他正沉浸在书中,神色凝重,仿佛被一层忧愁的纱幕笼罩。霜降微微皱了皱眉头,那眉头轻皱的模样,恰似一朵微微合拢的花朵,轻轻走了过去。她一边走,一边想着夏至最近似乎总是心事重重,不知道他又在烦恼些什么。她希望自己能帮他分担一些,就像以往无数次那样,成为他心灵的慰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