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笔迹下的幽灵与无声的警告
鬼迷疯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9章 笔迹下的幽灵与无声的警告,鬼迷疯重生之80后逆袭人生,鬼迷疯,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过了好一会儿,张彤彤才缓缓睁开眼。眼神里没有了刚才的狂暴,只剩下深深的疲惫,但疲惫的深处,却沉淀着一丝更加坚硬、更加不服输的锐利。她没看任何人,伸出手,用指腹轻轻拂过那份注销通知书,然后,将它从一堆杂乱的文件中,单独抽了出来,郑重地放在了桌面上自己触手可及的最前方。
窗边,陈涛保持着接电话的姿势,听着手机里传来的、冰冷而规律的忙音,整个人如同被定住。脸上的红潮尚未完全褪去,混杂着错愕、茫然、担忧,还有一丝挥之不去的尴尬。他呆呆地看着手机屏幕上“通话结束”的提示,仿佛不认识那几个字。
风暴暂时平息,但暗流,已在两个空间汹涌澎湃。张彤彤面前那份小小的签名疑点,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激起的涟漪,终将掀起滔天巨浪。
东海市,“雷霆”专案组临时指挥部。距离那场惊天动地的“火山爆发”电话已经过去了一天。
空气中弥漫的压抑感并未消散,反而因为张彤彤的“余威”和案件本身的沉重,变得更加粘稠。昨天那场风暴之后,指挥部陷入了一种微妙的氛围。同事们看张彤彤的眼神,除了惯有的敬佩,还多了一丝难以言喻的敬畏,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同情——对那位远在星火科技、承受了无妄之灾的“涛哥”的同情。
张彤彤本人则像换了个人。昨日的狂躁和崩溃似乎随着那通咆哮被宣泄掉了大半,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冰封的沉静。她眼底依旧布满红血丝,但疲惫之下,是更加锐利、更加专注的光芒。那份被她单独抽出来、放在最显眼位置的“鑫泰商贸”注销通知书,成了她此刻全部意志的锚点。
她坐在桌前,面前摊开着几份文件:注销通知书、从其他卷宗里翻找出的带有“李强”签名的原始凭证、一份空白的笔迹特征对比表。她手里拿着一个高倍放大镜,灯光下,镜片反射着冷硬的光。
“小王,” 张彤彤的声音平静无波,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联系南滨市工商局档案科,以‘雷霆’专案组最高优先级,调取‘鑫泰商贸’注册登记、历次变更以及本次注销的全部原始纸质档案。特别是所有涉及法人代表或经办人‘李强’签名的原始单据复印件或扫描件。告诉他们,原件如果允许,最好,不允许,必须提供最高清晰度的扫描件。理由:核查身份真实性。”
“是,彤姐!” 小王立刻应声,抓起保密电话开始联系。他昨天关门的动作最快,今天干活也格外麻利。
“小李,” 张彤彤头也没抬,目光依旧锁在放大镜下的签名上,“联系省厅技侦总队文检科,协调一位经验最丰富的文检专家,最好今天能到位。我们需要对几份签名进行专业鉴定。同时,准备设备,扫描我们手头所有‘李强’的签名样本,最高分辨率。”
“明白!” 小李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迅速起草协调函。
“老周,” 张彤彤终于抬起头,看向角落里那位资历最深的组员。老周五十岁上下,头发花白,面容和善,平时话不多,但经验丰富。“你负责汇总我们前期梳理的,与‘鑫泰商贸’注销前后时间点有资金往来、业务关联的所有企业和个人名单,特别是那些在715大火后迅速消失或变更的。重点排查是否有‘马三’这个名字出现。” 她昨天在浩如烟海的线索中,似乎瞥见过这个像绰号的名字,当时没在意,现在直觉将其与“影子”经办人联系起来。
老周放下手中的档案袋,推了推眼镜,点点头:“好的,张科。不过…” 他顿了顿,语气带着惯有的谨慎,“这个‘李强’的签名差异,确实是个疑点,值得深挖。但鑫泰商贸本身规模不大,注销时间点虽然敏感,也可能只是巧合。我们现在集中力量扑上去,万一…我是说万一,查无实据,或者惊动了背后真正的大鱼,线索可能就彻底断了。是不是…更稳妥一点,等外围证据再多一些?” 他的话听起来合情合理,完全是为案件着想。
张彤彤的目光平静地落在老周脸上,那眼神锐利得仿佛能穿透镜片。“老周,我们现在就是在‘啃骨头’。任何一点异常,都可能是骨头缝里的肉丝。是不是巧合,查了才知道。至于惊动?” 她嘴角勾起一丝冰冷的弧度,“从我们接手这个案子开始,对手就知道我们在查。他们比我们更清楚哪些是‘骨头缝里的肉’。按我说的做。”
她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一股斩钉截铁的决绝。老周张了张嘴,终究没再说什么,只是点点头,重新拿起档案袋:“明白了。”
指挥部再次陷入忙碌。电话声、键盘敲击声、纸张翻动声交织。张彤彤则重新埋首于放大镜下。在专业的眼光下,那笔锋的差异越发清晰。注销通知书上的“强”字最后一笔,那个不自然的顿挫和上挑,透着一股刻意的模仿和生硬,与其他签名行云流水的连笔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绝不是书写习惯的自然差异!她的心跳微微加速,直觉告诉她,她抓住了一条狡猾狐狸的尾巴!
**突破:幽灵现身**
省厅技侦总队的文检专家王工,下午就风尘仆仆地赶到了。一个瘦高、沉默的中年人,带着一个沉甸甸的工具箱。他没有多余的寒暄,在张彤彤提供的临时工作台上铺开设备:高倍体视显微镜、强光台灯、分规、测量尺,还有一台连接着扫描仪的老式笔记本电脑。
南滨市工商局那边效率出乎意料的高(或许是“雷霆”专案组的优先级起了作用),傍晚时分,加密传真机就吐出了一叠高清晰度的扫描件,涵盖了鑫泰商贸从注册到注销的关键文件签名页。
密闭的小工作间里,只剩下王工操作设备的细微声响和张彤彤屏住的呼吸。王工将注销通知书上的“李强”签名扫描件,与工商传来的原始注册登记表、税务登记表上的“李强”签名扫描件,并排放在高倍显微镜下。冷白的光线打在签名上,每一个细微的墨点、笔锋的走向、压力的变化都无所遁形。
王工用分规仔细测量着笔画的长度、角度、弧度,用测量尺比对笔锋的起收位置。他操作鼠标,在电脑屏幕上将签名局部放大到极致,进行像素级的比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张彤彤站在一旁,双手不自觉地握紧,指甲掐进掌心也浑然不觉。小王、小李等人也悄悄围拢在门口,大气不敢出。
终于,王工直起身,摘下眼镜揉了揉疲惫的眼睛,然后看向张彤彤,语气带着专业工作者的肯定:“张科长,结论明确:注销通知书上的‘李强’签名,系伪造。”
他指着屏幕上的放大图像:“你们看这里,注册表上的‘李’字,左半部分‘木’字的竖笔,起笔有一个微小的回锋顿点,这是书写者长期形成的习惯性动作,很自然。而注销书上的这个顿点,刻意模仿了形状,但角度生硬,墨迹堆积不自然,是描摹的痕迹。”
“再看‘强’字的‘弓’字旁,注册表上的转折处,笔锋圆润流畅,力量均匀。注销书上的这个转折,有明显的犹豫和停顿,导致墨迹稍浓,转折角度也略显生硬。最关键的,就是这个最后一笔的‘竖弯钩’。” 王工将注销书签名放大到极致,“你们看这个上挑的钩,末端过于尖锐,带有一种刻意的‘甩’出来的感觉,与注册表签名中那自然流畅、略带圆钝的上挑完全不同。这是模仿者为了追求形似,而用力过度、失去原韵的典型特征。”
他调出另一份有“李强”签名的普通业务合同附件:“这份合同上的签名,与注册表、税务登记表的特征高度一致,是同一人所签。可以确定,注销通知书上的签名,是他人模仿‘李强’笔迹所为。模仿者有一定功底,但细节处还是露出了马脚。这是一个‘幽灵’签下的名字。”
“幽灵…” 张彤彤低声重复,眼中精光爆射!伪造签名办理关键注销!这绝非普通经济犯罪的手笔!这证实了她的猜想,715大火和当前的骗税案背后,有一只精心操纵、善于毁灭痕迹的黑手!“王工,能判断模仿的大致水平吗?比如,是专门干这个的,还是临时找人模仿?”
王工沉吟道:“从模仿的熟练度和对原笔迹特征的捕捉来看,不像是生手。应该是经常接触文书、或者…专门替人处理这类‘手续’的人干的。有职业化的痕迹。”
“马三!” 张彤彤和门口的小王、小李几乎同时低呼出声!昨天老周汇总的名单里,就有一个绰号“马三”的人,专门在南滨一带替人跑腿办理各种工商、税务、甚至法律上的“疑难杂症”,背景复杂,行踪不定。这条线,瞬间清晰起来!
“锁定这个‘马三’!查他所有的社会关系、活动轨迹、银行账户!特别是2001年7月15日大火之后,到鑫泰商贸注销这段时间!” 张彤彤的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和冷冽。
**阻力初显:无形的墙**
然而,突破的喜悦并未持续多久。当张彤彤试图乘胜追击,调取与“马三”以及鑫泰商贸注销前后有可疑资金往来的几个重点账户的详细流水时,一堵无形的墙悄然立起。
“彤姐,” 负责对接银行系统的小李脸色有些难看地走过来,压低声音,“省工行那边…卡住了。我们申请调取‘宏发贸易’、‘海昌进出口’以及这个‘马三’名下几个关联账户2001年7月至10月的详细流水,对方回复…说系统升级,部分历史数据查询受限,需要走特殊申请流程,时间…不确定。”
“系统升级?” 张彤彤眼神一冷,“什么系统升级能精准升级到我们需要查的三年前的特定账户流水?理由呢?流程呢?让他们负责人直接跟我通话!”
小李苦笑:“彤姐,那边支支吾吾,只说权限不足,需要更高级别的授权…我提了‘雷霆’专案组和最高检转办,对方态度很客气,但也很…坚决。”
张彤彤拿起保密电话,直接拨通了省工行负责对接司法查询的部门负责人。电话接通,她亮明身份,语气强硬地重申了要求。
对方的声音礼貌而圆滑:“张科长,您好您好!久仰大名!您的要求我们非常理解,也绝对配合!只是…您也知道,我们银行系统庞大,历史数据查询,尤其是跨年份的明细,确实存在技术瓶颈。这次升级涉及核心数据库迁移,部分老数据正在做格式转换和脱敏处理…安全第一嘛!我们正在加紧处理,一有消息,第一时间通知您!至于权限…这个…我们内部也有严格规定,涉及到某些敏感账户…唉,您懂的,流程比较复杂…”
一番冠冕堂皇的推诿,核心就是两个字:**拖延**。
与此同时,老周拿着一份材料走过来,脸上带着一丝忧虑:“张科,关于集中力量查马三和鑫泰这条线…我刚又仔细梳理了一下外围。这个马三,在南滨地面上混了十几年,三教九流都熟,据说…跟以前一位叫‘吴天雄’的老板,走得很近。”
“吴天雄?” 张彤彤对这个名字有印象,在南滨市旧改、港口运输起家,早年颇有“江湖地位”,后来成功“洗白”,现在是南滨商会的副会长,市政协委员,名下有几家正经公司,还热心公益,形象非常正面。
老周的声音压得更低,带着过来人的谨慎:“这个人…水很深。当年715大火后,他旗下的公司发展得特别快,吞并了好几家出事企业的优质资产。虽然明面上查不出什么,但坊间…一直有些风声。我们这么直接去捅马三,我怕…会惊动这条大鳄。万一他能量真像传说的那么大…” 他的话没说完,但意思很明显:水太深,查下去风险太大,可能收不了场。
又是阻力!来自体制内的推诿,来自组内资深成员的“善意”提醒。对手的能量,已经开始悄然显现。这无形的压力,比堆积如山的卷宗更让人窒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