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幻诗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23章 这才是根本!,人在大唐当纨绔,开局接了帝皇榜!,梦幻诗人,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怎会不可能?”房玄龄紧追不舍,“你有钱粮、有兵器,又瞧着陛下不顺眼,如今还要调遣这许多人,除了造反还能作甚?我实在想不出别的由头。”

“老房啊!”陈迎新无奈看向他,“你这整日瞎琢磨的毛病可得改改了。你看你头发都稀疏成这样,便是因思虑过重所致,再这么下去,怕是要一根毛都剩不下了。”

房玄龄没理会他的调侃,继续追问:“那你要这七十万前隋士兵作甚?‘刚好需要人手’又是何意?”

陈迎新拍了拍房玄龄的肩膀道:“我不是反复说过,要看长远些。得学会发散思维、举一反三,方能长进。”

“你这发散是发散了,可方向全歪了。我此番耗费半年功夫去杭州,所为何事你总该知晓吧?”

杜如晦颔首道:“是去栽种水稻。”

“那你们可知道,”陈迎新放下茶杯,目光扫过三人,“如今江南之地,百姓们种的多半是我给的稻种?”

杜如晦摇头,这事他们确实未曾听闻。

“我这新稻种,四个月就能熟透,一年下来,一亩地能打上百石粮!”陈迎新语出惊人。

面对这闻所未闻的产量,杜如晦和房玄龄眉头紧锁,连李世民也屏住了呼吸。

陈迎新竖起一根手指,斩钉截铁:“不出一年,江南的粮食,就要多到吃不完!”

他顿了顿,声音清晰:“再一年,整个大唐,粮食都要泛滥成灾!我敢打包票,一年之后,江南再无饿殍!粮食多到百姓家的仓廪都堆不下,只能眼睁睁看着它发霉烂掉!”

房玄龄、杜如晦、李世民三人听得瞠目结舌,眉头拧成了疙瘩。

粮食吃不完?堆到发霉?

这简直是天方夜谭!怪不得他们难以想象,这等事,历朝历代哪个皇帝敢想?哪个敢说?能让一郡一年饿死之人少于百数,那便是难得的盛世了!李世民毕生所求,也不过如此。

可陈迎新竟说明年江南就要粮满为患?这……怎么可能!

陈迎新并非信口开河。他在杭州推广的,岂是寻常稻种?那是后世袁公呕心沥血培育的“天赐之粮”!虽因耕作之法、地力所限,不及后世神效,然唐时人丁不过数千万,且家家户户皆事农耕!百姓得了这等高产的宝贝,岂有不拼命播种之理?饿怕了的人,只要种上一两季,粮食堆积如山的日子,必会到来!

见三人满脸不信,陈迎新耸耸肩:“既是不信,那便一年后见分晓。”说罢,自顾自又饮起茶来。

这番话太过石破天惊,三人呆坐良久,茶壶都快见底了,房玄龄才找回声音:“那……那几十万人,与这稻米又有何干系?”

陈迎新无奈解释:“纵使粮食够吃,地总不能不种吧?那些未开垦的荒地,土质贫瘠得很。往年是没法子,可明年粮多了,总不能任其霉烂?便是撒在荒地里肥田,也比白白糟蹋强!”

他语气转沉:“那些陷在高句丽的前隋将士,身上流的,是我华夏的血!把他们接回来,既是让他们魂归故土,也是添了数十万壮丁劳力,一举两得!这可不是小数目。如今大唐人丁还是太薄,就算一家生十个娃,不也得慢慢长成?放着现成的壮劳力不用,岂非可惜?”

房玄龄听得思绪纷乱,完全跟不上这跳跃的念头,眉头紧锁。

“你是说……让那些前隋将士回来……种地?!”杜如晦总算反应过来,惊得声音都变了调。

这陈迎新……真是个奇才!竟为了多些人垦荒种地,就要去灭了高句丽一国?这格局……未免也太……匪夷所思了!高句丽国王若知晓此等缘由,怕是要当场气绝!

“我早说了,种地才是根本!”陈迎新抿了口茶,看向三人,“这理由,难道还不足以让大唐发兵高句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开局被双规,我陪女书记仕途逆袭

我是大师兄

三国:先虐吕布,再虐关张

清歌雅乐

从实力至上主义教室开始赚钱?

用户王新新

带白月光进门,我回归豪门你疯什么

白沿

边军凶猛

赤阳

退婚?不好意思,校霸他超爱

钱茤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