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05集:《量子隧穿效应》,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竹晴园,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一章:乱码的量子密钥

量子通信实验站的主控室里,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冰。

杜志远盯着中央大屏幕,屏幕上原本应该稳定传输的量子密钥流,此刻正像被投入石子的湖面,泛起刺眼的乱码涟漪。那些由量子纠缠态生成的、理论上绝对安全的0和1,正以一种毫无规律的方式翻转、跳跃,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量子的海洋里肆意搅动。

“怎么回事?”杜志远的声音低沉,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他刚结束一场关于下一代量子通信协议的视频会议,会议的加密信息就是通过这个实验站传输的,而现在,整个系统陷入了瘫痪。

首席物理学家张巍脸色凝重,手指在控制面板上飞快地敲击着,调出一系列复杂的频谱分析图。“杜队,不是常规干扰。”他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沙哑,“我们的量子密钥分发(qKd)系统是基于量子不可克隆原理和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设计的,理论上不可能被常规手段破解或干扰。但现在……”

他放大了屏幕上一段波动曲线:“你看这个频率特征,完全不符合任何已知的自然辐射或人为电磁信号。它的频谱分布极其诡异,像是……像是无数个随机的量子态坍缩在同时发声。”

“会不会是设备故障?”年轻的工程师小李试探着问,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所有核心设备都在冗余备份下运行,三重自检结果都是正常。”张巍摇了摇头,指向另一个窗口,“而且,干扰是全方位的。不仅是我们发出的加密信息出现比特翻转,连接收端返回的确认信号也一样混乱。就好像……整个量子信道被某种‘噪声’彻底污染了。”

杜志远走到巨大的落地窗前,窗外是实验站所在的高原,星空璀璨,本该是量子通信最理想的环境。但现在,他却感到一种深入骨髓的寒意。这不是普通的技术故障,这更像是一种……精准的打击,针对量子通信最核心的安全基石。

“扩大频谱分析范围,从极低频到伽马射线,所有波段都给我扫一遍。”杜志远下达命令,“另外,联系总部,启动最高级别的通信应急预案。告诉他们,我们可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二章:三十年前的核爆余晖

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实验站进入了战时状态。技术人员像高速运转的齿轮,穿梭在复杂的仪器之间,数据流在屏幕上奔腾不息,却始终无法锁定干扰源的具体位置。

张巍的团队则一头扎进了频谱分析的海洋。他们使用了最先进的量子频谱仪,这种仪器能够探测到单个光子的能量波动。然而,面对那片混乱的频谱,他们如同在狂风暴雨的大海中寻找一根针。

“等等!”凌晨三点,张巍突然猛地站起,差点碰倒了面前的咖啡杯。他的眼睛死死盯着屏幕上一段被放大了数万倍的频率波动曲线,“把三十年前‘西北核试验’的相关电磁数据调出来,快!”

小李愣了一下,但立刻明白了张巍的意图,手指在键盘上飞舞,调取着尘封的历史数据库。

当两组数据在屏幕上并置时,整个分析室的人都倒吸了一口冷气。

那串正在干扰量子通信的未知波段的频率波动模式,虽然强度和细节上有所不同,但它的核心波动规律——那种极其特殊的、如同某种复杂心跳般的起伏节奏——竟然与三十年前,在西北戈壁进行的一次代号为“惊雷”的核试验中记录下的电磁辐射数据,呈现出惊人的吻合!

“这不可能……”小李喃喃自语,“三十年前的核试验?那能量早该衰减到比背景辐射还低了。而且,那是核爆炸产生的瞬时电磁脉冲,怎么会变成持续的、能干扰量子通信的稳定波段?”

张巍的眉头拧成了疙瘩:“常规物理理论无法解释。核爆炸的电磁效应是短时间的强脉冲,之后会迅速衰减。就算有残留,也绝不可能以这种规律、这种强度持续干扰我们的量子信道。除非……”

他顿了顿,说出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可能性:“除非这种干扰不是‘残留’,而是某种‘延续’。或者说,是某种我们尚未理解的物理现象,将三十年前的那次核试验与现在连接了起来。”

“连接?”杜志远重复着这个词,脑海中闪过一个极其大胆的念头,“量子隧穿?”

量子隧穿效应,是一种量子力学现象。粒子在低于经典力学势垒的情况下,仍有一定概率穿透势垒,仿佛“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障碍。难道说,三十年前核试验产生的某种特殊粒子或能量状态,通过量子隧穿效应,“穿越”了三十年的时间,在今天形成了这股诡异的干扰?

这个想法太过颠覆,以至于让经验丰富的杜志远都感到一阵眩晕。

“如果干扰源的频率特征与‘惊雷’核试验相关,那么最有可能的源头……”张巍看向杜志远,眼神锐利,“应该就在当年的核试验场附近。”

杜志远深吸一口气,眼神变得坚定:“准备物资,通知特遣小队。我们去西北戈壁,去那个废弃的核爆掩体看看。也许,时间真的在那里玩了一个我们看不懂的魔术。”

第三章:戈壁深处的回响

前往西北核试验场的旅程充满了颠簸。老式运输机在戈壁上空轰鸣,下方是连绵起伏、寸草不生的褐色荒漠,仿佛是地球表面一道丑陋的疤痕。杜志远透过舷窗望去,很难想象三十年前,这里曾爆发过足以撼动大地的能量。

根据历史资料,“惊雷”核试验的主要掩体位于一片被称为“黑戈壁”的区域,那里地质结构稳定,适合进行地下核试验。如今,那里早已被列为禁区,人迹罕至。

运输机在预定区域边缘降落,杜志远带着张巍、小李和几名装备精良的队员,换乘越野车,向着地图上标记的坐标进发。越靠近目标,空气中的气氛就越显得诡异,连车载的电子设备都开始出现轻微的干扰现象。

“坐标到了。”司机指着前方一片看似普通的戈壁滩。

杜志远下车,环顾四周。除了风化的岩石和遍地的碎石,看不出任何人工建筑的痕迹。但他知道,真正的掩体隐藏在地表之下。

“小李,用地质雷达扫描。”

小李迅速架起设备,雷达波穿透地表,向地下延伸。几分钟后,他指着屏幕上一个异常的阴影区域:“杜队,找到了!地下约三十米处,有一个规则的矩形结构,应该就是掩体的主体。”

他们找到了一个几乎被风沙掩埋的入口。锈迹斑斑的钢门半掩着,仿佛一张巨兽张开的、布满铁锈的嘴。杜志远戴上防毒面具,打亮强光手电,率先走了进去。

通道里弥漫着一股混合了尘土、机油和某种微弱放射性的刺鼻气味。墙壁上的混凝土已经斑驳脱落,露出里面的钢筋,上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灰尘和蛛网。这里就像一个被时间遗忘的角落。

他们沿着通道深入,手电筒的光束在黑暗中摇曳,照亮了沿途散落的杂物——生锈的工具、破旧的防护服、还有一些标有“机密”字样的、早已泛黄的文件盒。

“这里应该就是当年的控制中心。”张巍指着前方一个相对宽敞的房间。

房间中央,摆放着一台巨大的、看起来像是控制台的设备,上面布满了各种按钮和仪表,大部分已经损坏。但在控制台的一角,有一样东西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那是一台老式的阴极射线示波器。

它的外壳是金属的,同样覆盖着厚厚的灰尘和铁锈,但屏幕上,却赫然跳动着一串微弱却清晰的绿色光点!

“这……这怎么可能?”小李失声叫道,“三十年了,这里的电力系统早就该瘫痪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王爷和离吧,王妃修仙你配不上

荷衣

重回14岁,不做乖女,嘎嘎乱杀

程小尧

辽东邪侠

全能巴图鲁

花露醉

肚肚吖

穿越成恶雌五位兽夫排队宠

好想成为毒妇

炼星九劫

蓝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