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8集:《海岛风云之台风将至》,黄浦风云之杜氏传奇,竹晴园,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海面上的风突然变了味道。

杜志远站在“海巡03号”的甲板上,手里捏着气象站刚发来的加密电报,眉头拧得像被海风揉皱的帆布。电报上红色的预警符号像团火——超强台风“山猫”正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向珍珠岛逼近,预计48小时内登陆。这岛虽美,却像片叶子漂在南海中央,台风一来,连根拔起都是轻的。咸湿的空气里,隐约有暴雨将至的土腥味,他盯着远处珍珠岛模糊的轮廓,指节把电报纸捏出了褶皱。

“队长,岛上还有三百多游客和原住民呢!”通讯兵小李举着对讲机跑过来,耳机线在风里晃得厉害。他身后的罗盘指针疯狂打转,仿佛在替所有人心慌。远处的珍珠岛还浮在蓝汪汪的海面上,白沙滩像条柔软的围巾,可杜志远知道,这围巾很快就会变成勒紧脖子的绞索——五年前“黑格比”台风过境时,岛西的渔村被掀掉半面屋顶,现在想起来,瓦砾堆里那只孤零零的儿童凉鞋还刺得他眼睛疼。

船刚靠岸,咸腥的风就卷着沙子打在脸上。码头上已经乱成一锅粥:卖椰子的阿婆正手忙脚乱地收遮阳棚,竹架在风里摇摇晃晃;几个背包客举着手机对着海浪拍照,镜头里的浪花还带着金边,他们却没看见海天交界处正在堆积的铅灰色云墙。杜志远跳上一块礁石,掏出扩音器,声线被海风吹得有些发颤:“所有人注意!台风预警红色!马上跟我们去避难所!”

他的声音被浪声吃掉一半。一个穿花衬衫的导游挤过来,胸前的工作牌晃悠着,满脸不耐:“长官,游客们花大价钱来度假,您这说撤就撤……”话没说完,杜志远一把拽过他的胳膊,将电报怼到他眼前,指尖几乎戳破“17级阵风”的字样:“看见这风速了吗?够把你连人带相机吹到菲律宾去!去年‘鹦鹉’台风把渔船甩到公路上的新闻,你是没看?”导游的脸色瞬间从涨红褪成青白,喉结滚动着说不出话。

更麻烦的是岛东边的珊瑚湾。那里住着七八个以打渔为生的老人,守着石头房过了一辈子,平时连手机信号都懒得接,这会儿怕是还在礁石上晒鱼干。杜志远往小李肩上拍了把:“你带一队人去‘海岛之梦’酒店,重点盯紧那几个带孩子的家庭,别让游客乱跑!”他自己则带着队员小王、小张,跨上越野摩托,引擎声在越来越密的风里显得格外急促。

山路被海风刮得尘土飞扬,沙砾打在头盔上噼啪作响。刚转过山坳,就看见张大爷蹲在海边收渔网,白发被风吹得像团乱草,身旁的竹筐里还堆着半干的带鱼。“张大爷!台风要来了!”小王跳下车大喊,风把他的话撕成碎片。老人慢悠悠抬头看了眼天,嘟囔着:“瞎咋呼,前儿个预报还说多云呢,这天儿连个雨点都没有。”

杜志远蹲下来,抓起一把被海水打湿的渔网,冰凉的网线勒进掌心。他把网塞进老人手里,声音压得很低:“您还记得五年前那场台风吗?把您家渔船掀翻在礁石滩,您在医院躺了半个月的那个?‘山猫’的云图比它大两圈,卫星云图看着跟个黑锅盖似的。”老人的手猛地一抖,渔网“啪”地掉在沙滩上,一条漏网的小螃蟹慌不择路地爬进石缝。

撤离的车队像条蜿蜒的长蛇,从码头排到半山腰。游客们起初还抱怨行程被打乱,有人对着杜志远举手机录像,嘴里念叨着“强制撤离侵犯权益”。可当海风扯着哨子越来越响,天边的云层压得像块铅,豆大的雨点开始砸在车窗上时,车里渐渐没了声音。一个扎马尾的小姑娘抱着粉色兔子玩偶,小鼻子贴着车窗,小声问杜志远:“叔叔,台风会把小岛吹走吗?”他蹲下来,摸了摸孩子的头,指了指远处正在用沙袋加固门窗的队员:“你看他们,手里的撬棍比台风的牙还硬呢。”小姑娘似懂非懂地点头,玩偶的耳朵被她攥得皱巴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王爷和离吧,王妃修仙你配不上

荷衣

重回14岁,不做乖女,嘎嘎乱杀

程小尧

辽东邪侠

全能巴图鲁

花露醉

肚肚吖

穿越成恶雌五位兽夫排队宠

好想成为毒妇

炼星九劫

蓝鲸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