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宁怡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244章 五大条件,我为华夏打江山,安宁怡秋,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缺乏五大核心条件?”乞颜雪秀眉紧蹙:“请夏元帅赐教!”

“你记忆力如何?如果记不下来,可以取纸笔。”夏淮安抿了一口清茶。

拓跋烈哼了一声,说道:“休要装模做样!大公主自幼聪慧过人,看过的书可以做到过目不忘,你尽管说便是!本王看你也只是夸夸其谈,我大狄汗国又怎么不算是真正的国家!”

夏淮安也不争辩,他点点头,继续说道:“第一,一个国家需要有固定的疆域与首都。漠北虽广袤,却无寸土可称‘国都’。

“漠北草原各部,都是游牧民族,没有固定居所,流动性强;但国家需要‘扎根’,二者之间存在天然矛盾。”

“这就是草原的局限性之一。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部落迁徙是生存常态。即使大可汗乞颜铁统一各部,大狄汗国的权力中心仍随可汗牙帐流动,缺乏固定的行政中心和枢纽。首都不仅仅是权利的象征,也是立国的根本要素;没有首都,便无法建立稳定的官僚体系、税收制度和长期基础设施。”

“以中原为例,前朝以长安为京城、大乾以洛城为京城,固定都城之后,方可形成‘政令辐射的心脏’——粮仓、官署、学宫、工坊的集中,使得资源调配和文化传承成为可能。而草原的流动性恰恰阻碍了这种文化、制度、经济、技术的交流和积累。”

“权力的象征需要扎根于土地。大可汗的帐篷今日在阴山,明日可能在北海,但大乾的玉玺永远放在京城太极殿。以巴州为例,虽未称国,但已有国家的雏形。锦城便是巴州的首都和政治文化中心,政令从锦城出发,辐射整个巴州。夏收时,巴东郡数县遭遇虫害,几乎颗粒无收,但巴州其他各地丰产,百姓并无饥荒之忧!”

乞颜雪连连点头:“夏元帅此言一针见血!不错,我大狄汗国缺乏固定的行政中心,但是,大狄汗国的都城,正在建设,不出三年,便能建成!”

“你们已经在建城了?”夏淮安赞道:“乞颜铁竟如此高瞻远瞩,佩服!但大狄汗国仍有其他四个缺陷。”

“第二个缺陷,就是农业自足能力不足,缺乏对抗天灾的‘韧性’。一个真正的国家,应该是有能力自给自足、能够养活国内百姓的。然而,漠北草原缺乏合适的耕地和气候,只能靠交易或劫掠来满足国民的吃饭需求,这谈不上是一个国家,只能算是一伙强盗。”

夏淮安端起茶盏,轻嗅茶香:“漠北的茶杯里,装的是风雪,而非稻米。”

乞颜雪并没有反驳,但也没有表示同意。拓跋烈又哼了一声,正要出言反驳,但看到乞颜雪的眼神制止,便将话咽了回去。

“夏先生请继续。”乞颜雪不知不觉中改了称呼。

夏淮安点点头,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继续说道:“黑白二灾给草原带来的毁灭性打击,你们比我清楚,我就不再多说了。漠北因为缺乏足够的自给自足能力,导致人口一直无法大量扩增。主要原因就是游牧经济缺乏粮食储备的缓冲机制。”

“而中原百姓不同。以咱们巴州为例……”说道这里,他转过身,看向身后的王清芷等人:“清芷,我说累了,你帮我介绍一下,咱们巴州在粮食自给自足、应对天灾上,都做了哪些工作。”

“全都说出来吗?”王清芷一愣。

夏淮安点点头:“都说出来!谈判只有开诚布公,才能真正让双方获益。”

说着,他倒出了一杯清茶。

王清芷点点头,将巴州的水利建设、滴灌技术、水车技术、田地集中耕种、粮种筛选开发等等一一介绍,最后说道稻米两季数千万石的产量,以及亩产三千多斤的土豆红薯时,乞颜雪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这些都是真的?”乞颜雪握紧了拳头。

“反正我说了,信不信由你!”王清芷从夏淮安手中接过茶杯,一口气喝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历史军事小说相关阅读More+

话说史记

鸣雁

溺死荷花池,真嫡女重生杀穿侯府

南夏夏

出租屋的直播歌神

sgnbndl

火影:开局觉醒无限瞳术

寂灭流

爬行生活

床要睡软的

大国军工:重生1978,手搓歼10!

杆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