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阳安关显孤忠局
作家小郭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2章 阳安关显孤忠局,逆天北伐:姜维铁蹄踏破魏都梦,作家小郭,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第一折 沓中残部谋出路
沓中的残阳把姜维的影子拉得老长,像一截被血浸透的枪杆。他靠在断墙下,独臂攥着武侯剑,剑鞘上的铜环早被血锈粘成一团,每动一下都发出\"嘎吱\"的摩擦声,像是骨头在磨石头。
阿莱娜蹲在他面前,用狼筋一点点勒紧铁肢的断裂处——三日前在阴平古道被滚石砸弯的齿轮,此刻正嵌在皮肉里,血珠顺着义肢的凹槽往下淌,在地上积成小小的血洼,被晚风一吹,凝成暗红的冰碴。
\"将军,清点过了。\"曹彰的声音带着冻裂的沙哑,他怀里揣着最后半袋青稞,麦壳上还沾着阴平古道的冰碴子,\"能站着的只剩二十七人,三个伤兵冻掉了脚趾,刚才在林子里又被魏兵的暗箭射倒两个。\"他往地上啐了口唾沫,唾沫落地就冻成了冰,\"王欣的骑兵离这儿不到十里,斥候说他们举着'姜维首级'的假牌子,正往阳安关方向赶,一路上喊着'蜀汉已亡'。\"
姜维咳出一口血沫,溅在剑鞘的\"汉\"字上,晕开一小片深色。\"假牌子?\"他扯了扯嘴角,露出被冻得发紫的牙床,\"司马昭这老狐狸,是想骗开阳安关的城门。\"他突然用剑鞘敲了敲地面,冻土发出空洞的回响,\"阳安关守将蒋舒是个软骨头,当年在祁山就敢私藏粮草,真要是见了'首级',说不定当场就降了。\"
阿莱娜的狼眼匕首突然指向西边的山林,匕首柄上的狼头纹路在暮色中泛着冷光:\"有动静。\"二十七名残兵立刻握紧了武器——十三把断剑,七张缺弦的弓,剩下的人手里只有削尖的木棍。
林子里钻出个穿蜀军号服的少年,裤腿被荆棘划得稀烂,露出的伤口结着黑痂,还在往外渗血。\"是...是阳安关的传令兵!\"少年扑到姜维面前,膝盖一软就跪了下去,从怀里掏出用油纸包着的布条,\"蒋将军让我送...送密信,说阳安关粮库...被魏兵烧了,让您...让您快带弟兄们撤!\"
布条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墨迹深浅不一,显然是慌里慌张写的。蒋舒在信里说魏军副将钟会已在关外设营,营盘连绵十里,扬言三日内攻破阳安关,还说\"关内将士人心惶惶,唯将军能定军心\"。最末一行用朱砂写着:\"伯约若来,可走西城墙的暗道入内,暗道入口在关帝庙的香炉下。\"
姜维把布条凑到鼻尖,闻到一股淡淡的硫磺味——那是魏军军械营特有的火药味,蜀军的朱砂从不用硫磺做引子。他突然按住曹彰拔剑的手,独臂捡起少年冻得发硬的号服袖口:\"你这号服的针脚不对。\"他指着布料的接缝处,\"蜀军的针线是左压右,你这是右压左,是魏兵的裁缝做的。\"
少年脸色\"唰\"地白了,突然从靴筒里抽出短刀,刀身还带着未擦净的油渍。阿莱娜的狼眼匕首更快,\"噗\"地一声刺穿少年的手腕。短刀\"当啷\"落地,露出刀柄上的\"魏\"字印记。\"说!\"姜维的剑抵住少年的咽喉,剑刃上的寒气冻得少年直哆嗦,\"钟会在阳安关布了多少人?暗道里埋了什么?\"
少年的牙床打着颤,话都说不囫囵:\"三...三千人...关外设了三道绊马索,暗道里埋了...铁蒺藜,还有...还有'踏发弩',只要踩错一步就...就会被射成筛子。\"他突然哭了起来,眼泪刚流出眼眶就冻成了冰珠,\"我也是被逼的,俺娘还在魏营里当人质...\"
曹彰一脚把少年踹翻在地,军靴踩在他背上:\"狗东西!吃里扒外的货!\"姜维却拦住他,独臂捡起那把魏兵短刀,用刀割下少年的头发,蘸着地上的血在布条上写:\"蒋舒已降,阳安关是陷阱,钟会在暗道设伏,速从东门突围。\"写完塞进少年怀里,\"告诉钟会,姜维今夜三更就去取他首级。\"
少年连滚带爬地跑了,消失在暮色里。阿莱娜不解地皱眉:\"将军这是...\" \"引蛇出洞。\"姜维望着阳安关的方向,残阳正把那里的城楼染成血色,\"钟会见了布条,定会以为咱们识破了暗道的陷阱,把主力调到东门。\"他突然扯开衣襟,露出胸口纵横交错的伤疤,最深处还能看见当年中箭的痕迹,\"当年随丞相征南中,在泸水挨过毒箭,比这狠十倍的陷阱都闯过,钟会这点伎俩,还不够看。\"
曹彰把青稞分给残兵,每个人手里只能分到一小把:\"将军,咱们的箭只剩十七支了,弓也断了三张。\"姜维接过一支箭,箭杆上刻着\"汉\"字,是诸葛亮时期的旧物,箭羽已经有些脱落。\"够了。\"他用手指捻了捻箭簇,\"今夜三更,就用这十七支箭,给钟会送份大礼。\"
第二折 断涧追兵迷雾重
阳安关西侧的断涧上架着座木桥,桥板被魏军锯断了一半,只剩五根碗口粗的横梁晃悠悠地悬在涧上,下面是深不见底的黑涧,水声像鬼哭。姜维让阿莱娜带着三个会水的羌兵泅渡,冰冷的涧水没到胸口,冻得他们牙齿打颤。
阿莱娜用狼眼匕首在对岸的崖壁上凿出凹槽,系好麻绳,麻绳的另一端由姜维和曹彰压在石头下,绳身绷得笔直,在月光下像条银色的蛇。
\"将军,雾上来了。\"曹彰的声音在浓雾中飘着,他手里握着点燃的艾草,烟雾顺着风往桥西飘——这是羌人驱赶毒蛇的法子,艾草燃烧的辛辣味能呛得蛇虫不敢靠近,此刻正好能迷魏军的眼。雾气越来越浓,能见度不足五尺,连身边弟兄的脸都看不清,只能听见彼此的呼吸声和心跳声。
浓雾里传来\"嘚嘚\"的马蹄声,还有魏兵的吆喝:\"姜维跑不远!就在前面!\"王欣的狼头旗在雾中若隐若现,旗角上的狼眼用红布缝成,在雾里像团跳动的血。\"姜维匹夫,有种别躲!\"王欣的吼声带着得意的颤音,\"钟将军已在阳安关摆好酒席,就等你的项上人头下酒!识相的就乖乖投降,还能留你个全尸!\"
姜维没应声,独臂猛地拽紧麻绳。对岸的阿莱娜收到信号,立刻让羌兵砍断支撑横梁的木桩。\"咔嚓\"几声脆响,横梁突然倾斜,第一匹魏军战马踏上木桥,前蹄一滑,连人带马坠入深涧,惨叫声被浓雾吞得干干净净,只余下涧底传来的闷响。
\"有埋伏!\"王欣的喊声刚落,姜维已带着残兵冲过桥去,武侯剑劈断魏军的火把,浓雾里顿时一片漆黑。曹彰趁机把艾草捆扔向魏军,浓烟呛得他们直咳嗽,乱成一团。\"往东边撤!\"姜维的声音在雾中回荡,他抽出背上的十七支箭,分给身边的弟兄,\"瞄准马声放箭!\"
十七支箭像流星般射出,每支都精准地钉在魏军的马镫上。战马受惊,扬起前蹄,把背上的魏兵甩下来,踩在同伴身上。
混乱中,王欣的狼头旗突然倒下,姜维以为得手,刚要下令追击,却听见浓雾里传来\"叮叮当当\"的铜铃声——是魏军的\"听声辨位\"计!
数十名魏兵举着绑着铜铃的竹竿,竹竿在雾中扫来扫去,铜铃声在山谷里回荡,掩盖了蜀军的脚步声。\"放箭!\"魏兵的校尉喊着,箭雨精准地射向蜀军残兵,三名士兵应声倒地,惨叫声很快被浓雾捂住。
\"撤进林子!\"姜维拽着曹彰往密林跑,铁肢在树根上磕得火星四溅,把冻硬的腐叶都震飞了。
阿莱娜从树上扔下松油桶,桶身撞在石头上裂开,松油顺着斜坡往下淌。曹彰点燃火把扔过去,火焰\"腾\"地窜起,照亮了一片林子,也照出魏军盔甲上的\"魏\"字。\"将军快看!\"曹彰指着魏兵的后颈,那里都系着红布条,\"是钟会的亲卫!红布条是记号!\"
姜维心里一沉——王欣只是诱饵,钟会的主力早就在林子里等着了。他咬着牙砍断身边的树枝,枝叶落下的簌簌声掩盖了残兵的脚步声:\"往阳安关的后山走,那里有丞相当年挖的排水道,是为了防备魏军围城挖的,只有蜀军老兵才知道。\"
他们在林子里穿行,脚下的落叶很厚,踩上去软绵绵的,像踩在尸体上。突然,前面的士兵\"啊\"地叫了一声,掉进了魏军的陷阱——陷阱里插着削尖的竹桩,士兵的大腿被刺穿,疼得直抽抽。
曹彰刚要去拉,姜维按住他:\"别碰!陷阱上有机关,一拉就会触发旁边的连弩!\"他用武侯剑在陷阱旁的树上砍了个记号,\"等突围回来再救他。\"
士兵咬着牙摆手:\"将军快走...别管我...\"话音未落,远处传来魏兵的脚步声,姜维狠心转身,带着弟兄们钻进更深的林子,身后传来士兵的惨叫和魏兵的狂笑,像刀子一样割着每个人的耳朵。
第三折 阳安关外探虚实
阳安关的城楼在黎明前的薄雾中像个巨大的黑影,垛口上的旗帜耷拉着,看不清是汉旗还是魏旗。姜维趴在关外的坟堆后,用武侯剑拨开坟头草,露出下面的石碑——是蜀汉初年守关将士的墓碑,碑上的名字被风雨侵蚀得模糊,只能看清\"建兴三年\"几个字。
\"将军,城楼上的旗换了。\"阿莱娜的狼眼匕首指着城楼,她的睫毛上结着白霜,说话时呼出的白气很快融入雾中。原本的\"汉\"字旗换成了白色的降旗,旗杆上还挂着个稻草人,穿着蜀军的甲胄,胸口贴着用朱砂写的\"姜维\"二字,被晨风吹得晃晃悠悠。
曹彰握紧了手里的短刀,刀把被汗水浸得发滑:\"蒋舒真降了?这狗东西,当年丞相还赏过他锦袍!\"姜维却摇了摇头,独臂指向城门旁的排水口,那里盖着块青石板,石板边缘有新撬动的痕迹:\"那降旗的绳结是'活扣',风一吹就晃,蒋舒还在犹豫。\"他突然从坟堆里掏出个陶罐,里面装着从阴平带回的硫磺,\"听,城楼上有铜铃声,三短一长,是蜀军的求救信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