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一刀之力,人马皆裂
横财三千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76章 一刀之力,人马皆裂,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横财三千万,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敌军虽有六万兵力,却分散各地,我军同样六万,虽骑兵劣势明显,但我军装备强弓硬弩,步步为营足以驱逐大月氏骑兵出陇西郡。”
“再过一月,大雪封山,大月氏必会撤离此地。”王翦补充道。
众人点头认可。大月氏骑兵虽多,机动性强,但面对装备精良、列阵严整的秦军并无优势。
秦军强弓劲弩,阵前列兵如林,大月氏骑兵根本无法发起有效冲锋。
此刻的大月氏骑兵,甚至连轻装骑兵都谈不上,身无铠甲,多数使用骨制箭矢,铁器稀缺,战力平平。
若正面对抗,秦军完全不落下风。然而,这需要漫长的时间。
狄道已苦撑近一个月,继续如此下去,至少还需一月才能结束战斗。
狄道满目疮痍,数万百姓恐成大月氏撤退前的牺牲品。
苏牧眉头紧锁,心中焦急。
难道真的别无他法?
帐内诸将心知肚明,却无人开口。只因四个字——顾全大局。
顾全大局?难道为了大局就不能再试试吗?
思索间,苏牧缓缓站起。
“大将军,末将有言。”刚一站起,苏牧并未引起太多注意。
但当他发声时,帐中诸将皆惊,目光齐齐投向苏牧。
王翦神色平和,如同一位和蔼的长者注视着苏牧,语气淡然:“讲吧,有什么话直说。”
苏牧向王翦拱手行礼,说道:“大将军,我明白我的话或许显得幼稚,但作为将领,我必须提出疑问。按照您的部署,我们确实能够驱逐大月氏,可为此付出数十万百姓的生命,是否真的无法避免?”
他站起身,继续道:“狄道城内数万百姓已坚持一个多月,若他们得知被遗弃,又该作何感想?”
话音未落,内史腾突然厉声喝止:“大胆!”
内史腾年约四旬,与王贲同龄,面相威严,掌管着内史郡政务,虽仅为一郡之守,却是京畿重地的核心人物,负责咸阳安全。他的地位,足以证明始皇对他的倚重。
此次出征,他与王贲同为副帅。此刻,他皱眉转向苏牧,冷声道:“此处轮不到你置喙。这些浅显之事,在场诸位岂会不知?相较大秦安危,些许牺牲在所难免。老将军的策略稳扎稳打,你不过是个初入军旅的新丁,有何资格质疑?退下!”
内史腾言毕,王翦却微微摇手,示意无须在意。
王翦早已不止一次听闻苏牧之名。最早由其孙王离提起,后又经王贲述及,直至今日从嬴政口中再次得知。
军屯之事,身为大秦柱石的王翦,自然对此有所了解。嬴政在决定推行前,必会咨询王翦意见。王翦初次见此提议时,便觉其长远价值非凡。
后来,嬴政告知王翦,此乃苏牧所创。这名年轻人屡创奇迹,实为难得之才。
嬴政已经表明态度,王翦自然对苏牧另眼相看。
王翦很想知道,嬴政口中的这个创造奇迹的年轻人是否真有这样的能力。
\"苏牧,依你看,如何才能解救狄道?需要多长时间,需要哪些条件?\" 王翦问。
王翦的话让苏牧吃了一惊。
他没想到王翦会向他询问。
原本他只是想争取机会。
但还没等苏牧回答,旁边的内史腾抢先站起来,面向王翦说道:\"老将军三思,此举只会带来更多变数,一旦有差池,不但内史受牵连,国家也会动荡,这责任谁也承担不起。\"
\"关乎国事,不容许有任何意外发生!\" 内史腾坚定地说。
王翦笑着说道:\"内史大人太过担忧了,我只是想听听苏牧的想法,又没说一定要采纳。\"
王翦这么说后,内史腾便沉默了。
但他转过头,愤怒地瞪着苏牧。
瞪我?
苏牧并不理会内史腾,心想关我什么事。
于是苏牧向王翦拱手道:\"大将军,末将只需十日,甚至更短的时间,仅需两千骑兵,若此计成功,不仅能解救狄道,还能重创大月氏!\"
营帐里顿时响起一片倒吸冷气的声音。
\"哼!\" 内史腾冷笑一声:\"吹什么牛,两千骑兵就想救援狄道、重创大月氏?别说两千了,就算给你两万也不一定能做到吧,别做白日梦了!\"
苏牧心里想,我什么时候得罪你了?
几句轻蔑也就罢了,反复挑衅,真当我脾气好?
\"将军,事情成败在于人为,你怎么就知道我做不到?假如我真的做到了怎么办?\" 苏牧转头看向内史腾。
\"做到?\" 内史腾再次冷笑:\"你还是先想想做不到会怎样吧。\"
\"因为你的失误,就要搭上所有人的性命?你这是拿所有人的生命在冒险!\" 内史腾大声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