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这家世也太过显赫了吧
横财三千万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61章 这家世也太过显赫了吧,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横财三千万,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在秦国的疆域之外,存在一些不属于国家的土地,这些便是私产。
在商鞅变法之前,秦国的宗族都拥有这样的土地,并且世代相传。最令人头疼的是,这类土地无需缴纳赋税。
于是,宗族数量越多,所拥有的私产便越庞大,国家的实力也就越弱。
百姓失去了土地,只能依附于有地的宗族,为其耕作。
这样一来,人口和土地都被私有化,国家想要强大起来就难上加难。
商鞅变法后,取消了宗族世代沿袭土地的特权,若无军功,宗族的爵位将逐渐降低,最终与普通民众无异。
不仅宗族如此,连皇帝也不能随意挥霍国库资金。
毕竟,这些钱是用来建设国家的。
因此,皇帝也有自己的私产,即所谓的皇庄。
皇庄由专门的庄户管理,他们如同皇帝的私人雇工一般。
皇庄的收入也直接归入皇帝的私人账户,供宫廷开销使用。
现今,大秦百废待兴,众多工程亟待完成:长城、驰道、灵渠、骊山陵以及阿房宫等大小工程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此外,还有驻守边疆的军费开支。
因此,国库空虚,百姓负担沉重。
即便嬴政有些私产,也难以填补国库空缺,他的生活并不宽裕。
然而,这些情况苏牧并不知情。
此时,他手持皇庄地契,来到咸阳城外不远的一处皇庄。
据王离所说,这片土地肥沃,有三百户人家开垦,每年收益颇丰。
眼下即将秋收,接手这片皇庄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苏牧自然不会错过这样的好事。
况且,他也急需一个安定之所。
无论将来种田还是养畜,这片皇庄都将提供便利。
四人骑着战马,穿过咸阳城,到达甘泉宫附近的皇庄。
远远望去,站在高坡上的苏牧已能看到皇庄连绵的房屋。
“牧哥,有了这片皇庄,咱们以后再也不用漂泊流浪了!”虎奴跟在苏牧身后兴奋地说道。
苏牧微微一笑,点头回应:“没错,这里将是我们的新基地,去看看吧!”
苏牧轻扯战马缰绳,四人缓缓朝皇庄行进。路旁麦浪翻涌,金光耀眼,田间有不少农人在忙碌。
一位老者正俯身劳作,苏牧上前询问:“老人家,前面可是六村堡?”
老者直起身,眼神闪烁,不敢对视众人。“大人明鉴,前方正是六村堡。”
苏牧见老者衣衫褴褛,身形消瘦,眉头微蹙。“您也是这里的农户吗?”
老者点头应是,并称愿为引路。苏牧观察其面容憔悴,眼窝深陷,料定其生活困顿。此地虽非富庶之地,但比起外界应稍好,怎会如此?
苏牧翻身下马,取下水囊递于老者。“我非官身,您先解渴。”老者接过水囊,连声道谢。
待老者饮毕,苏牧继续试探:“都说六村堡沃土丰饶,您却似过得艰难,家中无人可帮衬吗?”
“唉……”提起家人时,老人长叹一声,神情黯然,“儿子没了,儿媳也不在了,现在只剩下我和两个孙女相依为命。”
尽管如此,苏牧总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这里是皇庄,住着的都是皇帝的佃户,虽然大部分收成都归皇帝所有,但即便如此,也不该让这些百姓过这样的日子。
苏牧和老人的交谈吸引了周围不少农人的目光。他们四人骑着高头大马,实在太过引人注目,就像现代社会几辆豪车突然闯入村庄一样醒目。
这时,苏牧也察觉到不只是这位老人,附近耕作的农人一个个面黄肌瘦,衣衫褴褛。更有甚者,还有背着孩子的妇人也在田间劳作。
这种情况若只是个别现象还可以理解,但如果普遍如此,那就绝非偶然。
正在苏牧准备开口询问之际,远处传来一阵吆喝声,伴随着的是皮鞭抽打的声音。
“都别偷懒!低下头干活去!今年要是收成不好,休怪我不讲情面!”一个满脸横肉的中年汉子,身穿短衫,袖子卷起,手里握着鞭子,恶狠狠地喊道。
“小兄弟,还是快走吧,这些人惹不起。快走吧,小兄弟。”老人被吓得一激灵,急忙把手中的东西递给苏牧,自己则低头继续干活。
那满脸横肉的中年男子带着两个年轻人慢悠悠地走到苏牧面前,上下打量着他以及他身后的随从。显然,他对苏牧并不在意。
“小子,若是路过的,赶紧离开。若是有事找你们,报上名来。没事的话,就别在这里多事。咸阳城虽大,敢管我事的人还没几个!”中年男子态度傲慢,根本不把苏牧一行人放在眼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