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点仪式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874章 是学不来的,南宋特种兵,有点仪式感,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粮草的确是真的粮草,但是那些押运粮草的士兵,却有很大的问题。
义军这边要想很容易的吃掉蒙古人的这支运粮队,没有五万以上的军队是很难做到。
毕竟蒙古骑兵的战斗力可不是吹的,如果不是遇到冷锋这个穿越者,以这个时代的士兵战斗力来看,没有三五倍以上的步兵,休想能够和骑兵抗衡。
这和攻城战之差不多,但是和攻城战又有所不同。毕竟双方是近距离的肉搏战,对于步兵的要求同样也很高。
如果义军这边为了速战速决,而且又要减少自己这边的损失,所派出去的军队绝对要超过五万人。
以义军和蒙古人之前的作战风格来看,伏击如此大规模的运粮队伍,义军那边出动的军队数量绝对要超过五万。而且还要将粮草物资快速的运走,那么这个数量肯定还要再往上增加。
运送大规模的粮食,而且又是在道路不理想的情况之下,依靠的基本上全部都是人力。就算不是全部出动正规军,也要大规模的辅兵。
最终的结果就是,义军这边出动了八万名正规军,再加上五万名辅军。
按照义军的战略计划,动用数倍的力量去围剿这支运粮队伍,就是为了速战速决。毕竟他们面对的是蒙古军队,以蒙古骑兵的机动和速度来看,时间一旦拖的过长,很容易就会出现问题。
可是当战斗打响之后,他们才发现,负责护卫这支运粮队伍的,并不仅仅只是那五千名摆在明面上的蒙古骑兵。
原来这支运粮队伍全部都是正规的蒙古士兵,这样一来,蒙古人这边的兵力总量就达到了一万五千人。
以八万义军的人数,相对于一万五千名蒙古士兵来说,依然是相差数倍的兵力对比。
如果是在正常情况下,以这种数量悬殊的战斗,根本就不会有什么悬念。毕竟义军这边加起来的人数,几乎接近了十倍于蒙古军队。
哪怕就是骑兵,要想做到一打十,那也是不可能的。不过蒙古人的这支运粮队伍,并不是为了要和义军决战,而是为了拖住他们。
由于这条道路是蒙古人早就策划好的,这里的地形不适合大量的军队全面铺开进行作战。
双方的军队摆出来的阵仗,几乎都是一字长蛇阵,双方比拼的就是消耗。大规模军团的优势,在这里发挥的作用不是太大。
不过由于义军这边人数众多,他们也不担心这一点,哪怕就是道路再怎么狭窄,也可以从两边进行迂回支援。
这样一来,对于蒙古人的压力依然还是比较大的。
只不过潜伏在前后两侧的蒙古骑兵,在第一时间就接到了消息。双方之间相隔十来里,以蒙古骑兵的冲锋速度,这点距离根本用不了多少时间。
骑兵的速度和战斗力都是相当强大的,但是骑兵也有一个特点,就是一旦发起冲锋,所制造出来的声势那也是绝对浩大的,根本瞒不过敌对方。
义军这边在蒙古骑兵发动冲锋的时候,就察觉到了异常。等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也就明白自己中了圈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