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草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83章 又一个二王并立,春秋晋国风云,千里草人,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周悼王本可以安心当天子了,但这又是一个短命的主。特别是这些天,本就吃坏了肚子得了肠胃炎,又被劫持在王子朝叛军,未得及时医治更兼担惊受怕,过了两天居然驾崩了!
由于周悼王尚无嫡子,再加上王室正乱,最后在上卿单襄公等人的支持下,由周悼王之弟弟王子匄继位,这就是周敬王。
当上天子的周敬王非常尴尬,因为他的兄弟王子朝也自称为王了,周王朝在这个时候再次出现二王并立的局面。
与以前的周平王、周携王二王并立一样,这两兄弟背后都各自有强大的势力在支持。当时郑国、晋国、卫国、秦国等国支持的是周平王,以虢国为首的一些诸侯则支持周携王。
现在呢,以晋国为首的一些诸侯支持周敬王,以楚国、郑国为首的一些诸侯则在支持王子朝。
王子朝虽然刚刚被晋军击败,但他的实力尚存,更兼有楚、郑等国支持。所以,晋军一撤,王子朝便率军向洛邑发起了猛攻。
洛邑根本无法抗衡,新任天子周敬王只能仓皇出逃,至洛邑王城东边的下都躲了起来。
晋国气极,本想立即出兵攻打洛邑。但天下舆论貌似有些不利,毕竟周景王明确表示要立王子朝为太子,而且周景王之死很蹊跷,暴毙于田猎中,谁都认定周景王之死就是一场权力斗争!
导致天子被弑杀这样级别的权力斗争,内幕如何看结果就是。你周悼王继位为天子,最大利益获得者,那自然是有问题的。
如果晋国直接攻打洛邑,可能一时得不到大多数诸侯的支持。而且,洛邑城高墙坚,易守难攻,晋国犯得着玩命么?
更要命的是,春秋一代名将、公认的战争狂人、百战百胜的上军将中行吴居然在这个时候不幸病逝于军中!
晋国这十年来,几乎凡是带兵打仗的事,都是中行吴在担任前线总指挥。此时晋军突丧这员帅才,晋国内部必然作六卿人事调整。稍有不慎,还可能立即引发内部权力斗争。
但兵还是要出的,先保护住天子再说吧。于是,晋国再次出兵,兵围郊邑。
郊邑,正是周敬王落脚之处。所谓兵围郊邑,其实是出兵保护郊邑,使王子朝不能继续进攻周敬王,这也算是帮助周敬王暂时在那里站稳了脚跟。
王子朝因为晋军干涉,不敢乘胜追击并彻底消灭周敬王。于是,王子朝在一帮周王朝旧臣的拥立下,王子朝就在洛邑自称为王。
由于郊邑在洛邑东边,所以历史上称周敬王为东王,称王子朝为西王。
好笑不?同在大周王朝都城洛邑,周天子同时有俩!
这里必须要说是,王子朝是虽是庶长子,但他是先王周景王曾经钦定的接班人,在朝中自然拥有大批的支持者。
必须要讲一个人,即大名鼎鼎的老子先生。是否就是那位着《道德经》的老子,现在还不好说。但这位老子先生当时在朝中负责掌管典籍,相当于现在的国家图书馆馆长,在这次政治站位中应该是西王王子朝的人。
王子朝不但在朝中拥有大把的支持者,在列国诸侯中也有着广泛的支持,如郑国、齐国、楚国等诸侯就公开表示支持王子朝。
比如郑国,郑国就认为王子朝才是真命天子,那你王子猛算什么?
齐国呢?
齐景公的想法更直接,只要是晋国支持的,他就反对!
因为齐景公谋划着他那宏伟的齐国复兴大业,他不但需要展示齐国的实力,尤其是强大的军事实力,更要收服中原诸侯的真心,从而公然地、全面地、有效地与晋国抗衡。
真替周文王周武王这样的大周王朝先天子感到遗憾,现在的大周王朝真不是东西,王室都衰落成那个鸟样了,在春秋江湖各诸侯面前半点威信都没有,但内部争斗起来却一个比一个牛。
就这样,今天,东王打西王。明天,西王攻东王。洛邑一个弹丸之地,两个王就这样死磕着,洛邑以及周边各城邑的民众纷纷逃离家园。
本来,拥护东王的晋国应该履行好中原诸侯联盟盟主的主体职责,发兵立即打击西王王子朝。但这个时期,无论是中原诸侯还是晋国内部都非常混乱。
所以,无论是晋国还是其他诸侯,大家根本没有精力腾出手来干涉。或者说,有的诸侯根本就是盼望着王室大乱,盼望着天下大乱。
就这样,自公元前519年起,春秋时期的大周王朝,迎来了二王并立的局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