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木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章 李根这家人(三十六),小王的彩票人生,尹木,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这时,李丽的手机响了,打开一看,是赵聪。王部长说,您有事啊?李丽说没有什么事情,是赵聪,您们都人认识的。王部长说,快叫他过来喝茶,晚上我们小聚小酌。李丽边接电话边往外走。王部长看到李丽出去了,就给崔社长说,等会吃饭时,城关镇的康伟书记也过来,他的女儿还有一年就大学毕业了,学的也是新闻专业,他听说你把李丽约出来了,也想见见李丽,将来有可能请她帮忙,到时候,你也帮说几句好话。崔部长说,有您部长在,还需要我说吗?王部长说,你们的交情好些,听说去年有人托你找李丽帮忙安排了一名大学生。崔社长说,那个孩子很有才的,发表过不少新闻稿件,且质量都很高的。王部长说,也是啊,的确需要有真才实学,不过千里马常有,而伯乐可不常在哦。崔社长点了点头说,也是的。王部长说,事在人为吗。这时,李丽推门进来了,赵聪跟在后面,李丽看着赵聪说,不用介绍了,都认识吧。赵聪走过去分别和王部长和崔社长握了握手说,都认识。崔社长要给赵聪倒茶水,赵聪接过茶壶说,我来吧。
赵聪首先给大家都续了茶水,最后,才给自己倒了一杯,但见茶汤清澈透明,轻轻喝了一口,顿感一股清香扑鼻,另有一种青草气息,然回味悠长,让人不禁想再来一口,享受那份独特的味蕾盛宴。赵聪放下茶盏,便问李丽这是什么茶,味道如此好?李丽笑着给赵聪说,这是特一霍山黄芽,明日回省城,你到我那里拿点品尝品茶。赵聪心中窃喜说道,那怎好意思。李丽说,有好东西,我们大家.....话到嘴边,便压低了声音,改成了我们共同分享吗?赵聪会意地笑了,可笑的是那样狡黠。
王部长和崔社长看到赵聪和李总编辑在品茶,也不好多说。王部长给李丽说,昨天见到您们还有一位同学呢,她叫什么啊,姓水对吧,您打电话给她,请她过来一起吃饭吧。李丽看着王部长说,方便吗?崔社长说,您的朋友同学,就是我们的朋友,方便的,打吧。李丽掏出手机给水红去了电话,打通后,水红说,李丽可有事情,李丽说,晚上我们到...李丽捂住话筒,崔社长见状立即说,黄山饭店黄山厅。李丽继续说,水红说好的,等会我过去。李丽刚刚挂了电话,听见敲门声。崔社长说,请进。茶室门被推开了,进来一位五十岁上下的中年男子。王部长一看是康书记,便站起来热情地招呼入座,并将李丽和赵聪介绍给了康书记。康书记握住李丽的手说,久闻大名,今天总算见到您的芳容了。李丽说,康书记您太客气了,我是晚辈。崔社长发现赵聪用一种救助的眼神在看自己,他立马明白了赵聪的意思,就说她们都坐到说话吧。赵聪看到女朋友手被一个男人握住,心里一阵不爽,但又不好说什么,所以才用不一样的眼神看着崔社长,请他解围。康书记松开李丽的手,坐到后,继续给李丽说,您可是我们县的名人,也是我女儿的偶像,等会我叫她过来见见您。王部长接过话说,他女儿也在省城读大学,学的也是新闻专业,听她说过,李总编辑到她们大学做过讲座,她对您的印象实在是太深刻了,据说您当时讲的题目是:新闻与实践,还列举了许多新闻实例,通俗的说,也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崔社长接过王部长的话说,您王部长怎么这么清楚啊?王部长说,去年春节,康书记一家到我家玩,叙闲时听到他家女儿和我家儿子说的,都想找机会见见李总编辑。崔社长听后,哦了一声,心想这下我真的明白了。这时,康书记问王部长,晚上怎么安排的?崔社长说,我们安排在黄山饭店。康书记说,我知道了,说着便出门去了。李丽和赵聪都明白过来了,她们俩对了一下眼神,都会意的扬了扬嘴角。王部长也不知道康书记出去干什么,看看时间快六点了,就说,我们到饭店打牌吧!崔社长看着李丽和赵聪,就说可以吗?李丽说,听您安排。
深秋时节,天黑的早,他们走出茶楼,路灯已经明亮起来。当夜幕悄悄降临时,回望茶楼更是别有一番风味。灯笼高挂,光影交错,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神秘的氛围。许多客人围炉品茗夜话,分享着彼此的故事与感悟,享受着这份难得的相聚时光。赵聪走近李丽,感叹的说,县城居然还有诗韵茶楼这个地方,忙碌的人们,偶尔来此喝杯茶,让人心灵得到短暂栖息与净化,也是一种享受。在这里,你可以放慢脚步,品味生活的美好与雅致;也可以与友人相聚,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茶楼之美,不仅在于其环境之雅、茶香之浓,更在于它能带给人们的那份清净与满足。
她们一行四人,很快就到了黄山饭店大厅前。王部长说,你们先上去,我等等康书记吧。王部长站在饭店大厅前面,注视着康书记站着的方向,不一会儿,见一个骑车子的年轻男人过来了,到康书记身边停了下来,从车篮里拎出一个黑袋子交给了康书记。康书记向那人摆了摆手,示意你回吧。康书记转过身子向饭店走来。看到王部长就说,怎么就你一个人站在这里,其他人呢?王部长说,我在等你啊,袋子里拎的什么啊?王部长用手指了指黑袋子。康书记说,我叫人送两瓶酒过来。王部长哦了一声说,你叫女儿倩倩过来了吗?康书记说,我打过电话了,她在和同学在一起疯呢,我让她回家洗漱整理一下,穿的素雅些,也给李总编辑一个好印象。王部长说,你安排对,是要约束一下倩倩,第一印象十分重要,李丽毕竟是高级知识分子,小小年纪,就能升到副厅级位置,足以可见并非一般。康书记说,非常同意你的观点,你我都一把年纪了,拼死拼活,混到如今,也才是个副处级别,想想都惭愧。你看李总的穿着和举止言谈,就像一位大学教授,真的印了那句老话,腹有诗书气自华。他们俩边走边说进了包厢。包厢很大,且装潢气派,可谓金碧辉煌,尤其是吸顶灯,豪华璀璨。李丽边看边想,这比我家的饭店高级多了,真的很上档次。再看看服务人员,清一色的貌美靓丽女孩,统一着装,言语轻柔温和,举止投足,都像培训过试的。看看自家的服务员,为了照顾人情关系,都安排些机关干部家属,且没有文化的居多,更不要谈长相和身材了,服务态度就更不要说了,好像都有后台是的,说起话来,一个比一个牛。赵聪发现李丽好像在思考什么,就走到李丽身边说,你想什么呢?都喊你入座呢。李丽这才回过神来说,您们先坐,我打个电话,说着出了包厢。李丽来到走廊的一角,打通了水红的电话,问她到哪里了。水红说,进饭店大厅了,你们在几楼?李丽说,我们在三楼,你上来吧,我在楼梯口等你。水红说,好的。
水红跟在李丽后面,一前一后进了包厢。水红一看其他人都认识,便小声给李丽嘀咕了两声,李丽明白,便走到康书记身边,将水红介绍给康书记认识,李丽右手搭在水红的肩膀说,康书记,这位女士,叫水红,她现是合工大的老师,也是我最好的同学。康书记笑笑说,您的同学都非常优秀,幸会,说着看着王部长。王部长看着崔社长说,你安排大家入座吧!崔社长说,请部长常委替我做东吧,还是您安排吧。正说着呢,包厢门被推开了,进来一位打扮时髦的女孩子。康书记一看,是女儿来了,就说,等大家入座后,我再介绍吧。这时,康倩倩走到王部长身边说,王叔叔好。王部长点了点头说,那这样,我受崔社长委托,我来坐东吧!请李总编辑,过来坐右边,并用右手示意了一下。服务员立即向前移动靠椅。李丽说,请康书记坐吧。康书记走到李丽身边,给女儿说,这位就是省日报社的副总编辑,兼副刊编辑。康倩倩也到灵活,立即握住李丽的手说,您可是我们年轻人的偶像和骄傲,今年春天您到我们学校演讲时,遗憾的是我离您太远了,根本看不清您的尊容,今天总算见到您了,算是三生有幸。说着,便推着李丽说,您坐吧,我和您挨着坐,也好多向您请教问题。李丽看着水红和赵聪,最后将目光停在了崔社长脸上。崔社长说,李总编辑,您也不要推辞了,在场您的职位最高,且又是省里来的,坐吧。李丽说,您们可都是我的前辈,还是我的父母官,既然王部长安排了,尊敬不如从命吧。说着就脱掉风衣,准备转身挂在衣帽架上,赵聪见服务员菜去了,快速走到李丽身边,接过风衣。王部长说,康书记坐我左边吧,委屈了崔社长。崔社长笑着说,看您部长说的,能请动李丽总编辑和各位领导、朋友,是我崔某的荣幸。此时,李丽给水红和赵聪使了个眼神,意思围着坐吧。王部长看大家都坐下了,扭头问康书记,你带的什么好酒啊,拿上来吧。崔社长说,我安排酒水了,叫服务员先上两瓶五粮液。康书记给崔社长说,老弟,你负责安排菜,我呢负责安排酒水,说着让倩倩把黑色的袋子打开,拿出了四瓶茅台放到餐桌上,并叫服务员过来斟酒。王部长看到酒杯都斟满了,餐桌上已上四个凉菜和两道主菜了,看着崔社长说,今天是你做东,你可是个大才子哦,说几句吧!崔社长看着李丽说,真正的才子是李总编辑和她的两位同学,当年可都是我县的高考状元,请李总讲几句吧。李丽说,我可不能喧宾夺主哦,还是 请部长说吧。王部长说,那好,让我们共同敬李总编辑一杯吧,说着举起了酒杯,大家都站了起来,正要喝呢,这时康倩倩说话了,王叔叔,这第一杯酒让我单独敬李总吧,说着将自己的酒杯高高端起与李丽的杯子口碰了一下,头一仰喝了下去。大家见此情况,都愣住了,还是水红反应快,端起酒杯,并用腿拱了一下赵聪,赵聪明白,也端起酒杯一起走到李丽身边说,让我们几个年轻人一起喝吧,李丽一听,立即说道,好的,我们喝掉再斟满,共同敬三位前辈。等酒都斟满后,四位年轻人异口同声说,敬您们三位前辈。这时,康倩倩说,我就算了吧。康书记说,你怎么能算了呢,必须喝掉,你要多向李总及她的两位同学学习,她们可都是你的学姐学兄。王部长看到倩倩有点不高兴了,就说,端过来,王叔叔给你带一点。康书记说,她能喝掉,不需要你带酒。大家都喝掉了,服务继续斟酒,唯独倩倩端着酒杯也坐了下来。李丽为了缓解气氛,端着酒杯给倩倩说,来这杯我敬你,小妹妹。倩倩立马高兴起来说,谢谢李姐姐,说着都喝掉了。王部长招呼大家吃点菜再喝。并用公筷子夹了一大块甲鱼放到李丽的盘子里说,这家饭店最拿手的一道菜,就是红烧野生甲鱼,您尝尝。李丽说,谢谢王部长。同时,招呼倩倩、水红、赵聪你们几位年轻人多吃点。
康书记见状,端起酒杯,走到李丽身边说,今天有幸与您小聚,让我借此机会,单独敬您一杯。李丽站起来说,您太客气了,康书记,算我敬您吧。说着放低酒杯,轻轻地碰了一下康书记酒杯的下部,一仰头喝干了。康书记喝完后,将圆桌转了转,捡了一只硕大的毛蟹,放到了李丽的盘中说,听说这毛蟹是鄱阳湖的,也不知道是真是假,您尝尝味道如何。李丽连声说谢谢。康书记回到座位上,用腿拱了一下王部长。王部长看着倩倩笑着说,倩倩今年大几了啊?倩倩说,大三了。王部长继续问她,将来有什么打算啊?倩倩说,我学的是新闻专业,李姐姐就是我的偶像,也想留在省城工作,发挥的我所学。康书记说,那你还不快端起酒杯,敬你李姐姐酒,向你李姐姐靠拢。王部长接过康书记的话说,要想进省级新闻媒体单位,要多多地向你李姐姐请教,没有点真才实学,肯定是不行的。倩倩倒是机灵,端起酒杯站在李丽身边像个小学生,毕恭毕敬地给李丽说,我的将来就跟您姐姐混了,请您收下我这个笨拙的妹妹,说着,把杯子放的低低的想和李丽碰杯子,这时李丽总算明白了,慢慢站起来看了一眼崔社长,发现崔社长一脸的无奈,又面向倩倩说,好好完成你的本科学业,有时间多读点书,练练笔,多写点东西。我们省报用人,最关键的是看你的真才实学,拿作品说话,你如有兴趣呢,多写一些散文、随笔、新闻类的稿件,需要我帮助审阅的,请找我好了,来我们喝掉此杯。康书记端着酒杯过来说,这杯算我们爷俩共同敬您的。李丽一看立即说道,这我怎么承受的起,使不得。便瞄了一眼赵聪。赵聪见状立马端起酒杯走了过来说,康书记,我敬您吧,说着请康书记回到座位上。康书记看到如此帅气的年轻人,就问你是?还没有说完,王部长私底下给康书记说,赵聪是李丽的男朋友,现在省委宣传部工作。康书记哦了一声。酒席很快结束了。大家纷纷往楼下走,水红和赵聪跟在李丽身后,一起下了楼。走到大厅,李丽与她们一 一握手告别。
这时,李丽看到崔社长在吧台买单,便走了过去,对崔社长说,谢谢您的盛情款待,改日到省城一定给我电话。崔社长有点抱歉的说,对不起了李总,我也没有想到会是这样,这绝对不是我的本意。李丽笑着说,没有事的,能帮上忙,也是我的荣幸。崔社长说,谢谢您不怪我。水红和赵聪都过来说,谢谢社长了。李丽跟社长说,我们先走了!崔社长说,好的,回来我们再聚!李丽说,那是一定的!这时,崔社长才松了紧绷的神经,知道李丽真的没有怪他。
李丽和两位同学出了饭店,李丽问水红和赵聪,你们明天什么时候回省城,她们俩异口同声地说,时间你定。李丽说,那这样吧,我们吃过早饭走,早点回去,还有好多事情要做,我在家等水红,你到了我们就去接赵聪,大家都说好的。
深秋时节,小县城的夜晚,总是带着几分宁静与深邃。街道上,昏黄的路灯一盏盏亮起,像是夜的守护者,静静地照亮着行人的归途。稀疏的车辆偶尔驶过,卷起一阵阵落叶的沙沙声,那是深秋特有的旋律。路旁的梧桐树,叶子已经泛黄,偶尔有几片随风飘落,静静地躺在地面上,似乎在诉说着季节的更迭。
小县城的夜晚没有大城市的喧嚣与繁华,更没有高楼大厦霓虹闪烁,但却有着别样的温馨与安详。沿街的店铺陆续关门,只有几家小吃摊还亮着灯,热气腾腾的食物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吸引着过往的行人驻足品尝。摊主们热情地招呼着客人,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
李丽走到自家饭店门口时,给水红和赵聪说,你们稍等我一会,我进去看看妈妈走了没有。她们都说好的。李丽走进饭店看到小水就问,妈妈走了吗?水会计说,还没有呢。李丽转身走到大厅门口给她们俩说,你们先走吧,我等妈妈一起回去,她们相互摆了摆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