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牵肠挂肚梁山军
王文达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346章 牵肠挂肚梁山军,我爹是宋江:宋江私生子传奇,王文达,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大龙听到这里,既迷糊不解又愤愤不平,便问:“你这样说,有何依据呢?”
铜锁说,“我真的没有依据,我只是感觉。也是从书中读来的,算是读书得到的一种启示吧。当然啦,你家令尊和梁山军这种情况,只有这个朝代才会有;我说的那种情况,也只有这个朝代才会发生。”
大龙盯着铜锁问:“为啥这样说?”
铜锁:“咱不管别的朝代和别的皇上如何如何,咱就说现在这个朝代。你我为什么不跟着令尊走啊?为什么咱要回老家来?说实话,当初如果单纯是因为你没能成为正规将军的事,我还真不一定愿意跟着你离开梁山军。主要是因为我看透了这个朝代和当今皇上。正因为咱处在这个朝代,有这么一个皇上,梁山军招安以后不会有好果子吃,根本就不可能有你家令尊所期望的那种回报,还不如咱们自己另起炉灶,重打锣鼓另开戏,自己去开发新营盘。我这样想,才跟着你来的。”
大龙说:“你这个想法跟我是一样的。但那时咱并不知道朝廷要让梁山军去破辽,也没想到这么顺,取得了这么大的胜利。我就是对打胜了建立了卓越功勋却得不到应有回报这事,觉得有点莫名其妙,令人疑惑和不解,皇上作为一国之君,难道......”
铜锁:“哎呀,总督啊,咱们在梁山上不就说过吗?现在关键是朝廷里奸臣当道啊,皇上完全成了摆设。眼下的这个皇上,为啥称他道君皇帝?因为他迷上了道教,自己一想修道,还给自己封了个‘教主道君皇帝’的名号。前些年整天迷奇石,什么太湖石、灵壁石、青田石、雨花石、寿山石,他从全国各搜集各种石头,堆满了皇家公园和皇宫;这几年又对古器,像古鼎什么的,让全国的官员富商为他捐赠古器。当然啦,这只是他的大事。日常呢,这个皇帝他不干正事,也不管正事儿,他只挂着皇帝名,摆着皇帝架子,日常生活就知道玩儿,吃喝玩乐嫖女人,甚至嫖妓女,啥事他都干,就是不干正事,不干皇上该干的事。那他不干正事,朝廷里谁说了算?那些奸臣呀,像什么蔡太师啊,什么高太尉呀,还有什么童贯、杨戬、梁师成的,朝廷的大权都在他们手里呢。这些奸臣一边想着法子哄皇上高兴,一边大干祸国殃民的事。你想这些人,尤其是那个蔡太师,还有高太尉这两个人物,哦,还有童贯,当初一拔儿一拔儿的派军队去征剿梁山,都失败了,那是打的谁的脸呀,打的他们蔡的脸尤其是梁山军还活捉了高太尉,差点叫林冲把他给手刃了。这种情况,那蔡太师、高太尉还有童贯,他们不把梁山军恨之入骨,置之死地而后快才怪呢,所以不管梁山军打多么大的胜仗,不管梁山军建立多么大的功劳,要想达到预期目的,得到皇上的多大多大的赏赐,给予多么多么高的地位,我觉得这事忒悬,真的,忒悬。”
大龙的眉头锁起来了,两眼顿时无神,低下头来看着脚尖儿,说道:“有这么严重吗?要真的是这样,咱们在这里恐怕也不安全。”
铜锁说:“哎对了,这也正是这几天我想跟您说的。我我想说两条。令尊建立的功劳越大,名声越响,咱越得有危机感,这是第一条;第二条,你老家这个地方,无论如何咱不能长期待下去,咱们一定要及时捕捉令尊在朝廷那边的消息,一有风吹草动咱们马上撤离。要不啊,咱就会有大麻烦。”
大龙:“唔,我倒是一直在这么想。只是我总觉得这一回,我爹他们如此辉煌的业绩和天大的功劳,朝廷无论如何也不会亏待了他们。要是真像你说的那样,这大宋朝还有什么希望?天下哪里还有真事真理?”
铜锁:“这么跟您说吧,若不是令尊力主,梁山军不会投降朝廷。哦对了,所谓招安就是投降也叫归顺。反过来说,若令尊不率领梁山军投降的话,你想想那是什么阵势?北面有令尊和田虎,南面有王庆和方腊,这么四支义军,就已经把这大宋朝肚子里搅得七零八落了;哎,偏偏那辽国又趁火打劫,占了燕山府、幽州、冀州,檀州等等等等那么多地方,内外一夹攻,这宋朝不就完蛋了吗?大宋朝一完蛋,田虎和王庆肯定实力不够,令尊坐了天下,给方腊一个太师或者是宰相,再把那辽国摆平,天下笃定,多好的事?可令尊一门心思要招安,总算是招安成功了,皇上除了给令尊一个空头名堂,什么破辽都先锋,然后就让令尊率领梁山军出征,去啃那朝廷啃不动的硬骨头,朝廷也没想到哇,嘣嘣嘣,三下五除二,还真把辽国给干败了。那辽国一败,外边的外敌消灭了,解除了外围,只剩了内患。原本,最大的内患是令尊和他率领的梁山军,梁山军自己把自己解决了,不就剩下了田虎王庆和方腊?田虎王庆,跟方腊是没法比,但也不大好对付。当然,要是让梁山军去对付他们,一定是易如反掌,只是梁山军要跟方腊的队伍角力,胜负很难料定。我觉得吧,令尊率梁山军得胜还朝后,最大可能是让他再去征讨田虎王庆和方腊。”
大龙已经被铜锁的分析彻底征服了,一边听一边想,铜锁分析得太精准太棒了。但一听后面这话,就觉得完全不可思议,问道:“怎么可能?要真那样,岂不是把梁山军当成了专业讨逆军?拿着梁山军当枪使?”
铜锁:“不错,就是当枪使,朝廷采取狗咬狗的手段,让梁山军跟这三支义军恶斗,让梁山军这只最凶的狗,去跟那三只狗决斗,朝廷就是要借梁山军这股力量,借令尊的手,把那三只力量给咬死、除掉。到那时候,我估计梁山军也就消耗的差不多了,朝廷就算是给剩下的将领封官也好,奖励也好,也花不了多少本钱,何况真到了那个时候,朝廷没有了外患,没有了内忧,梁山军剩下几十个将领,在朝廷这个大秤盘上还能压得起秤砣来吗?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铜锁的这一番话,把大龙的脑子又搅乱了。若不是跟铜锁这样的感情,若不是对铜锁如此信任,若不是随着年龄增长,性格变的越来越沉稳,听着铜锁说的这样一番话,大龙会把他赶到一边去,甚至把他的什么军师也勾掉。可是此刻,大龙只是缓缓的舒了口气,说道:“唉,本来是件好事,我挺高兴。经你这么一说,我这心情,唉,拉屎拉到鞋页根上--没法提了!这才叫乐极生悲呢!”
对于铜锁说的这些情况,大龙其实是有这个认识和思想准备的,要不然他也不会那么坚决地要求回老家,要求离开梁山军。当然,这也是他师傅史进的观点。尽管史进说的不像铜锁分析的如此透彻如此露骨,可史进那些说法,对大龙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因此铜锁这一阵子剖析和议论之后,大龙脑子陷入了一片混乱,也十分沮丧。当天晚上他睡得很少,二夫人情绪高涨,本想跟大龙来一点好事,爽上一把,可是被大龙呵斥了两句,弄了个没趣,干脆跑到外间,跟水仙一个床去睡,扔下大龙独自一人苦苦地思索。大龙还是想,尽管自己觉得梁山军的前景并不乐观,尽管铜锁的分析也确实有道理,分析的很到家很透彻,可他总觉得老爹带着梁山军,出那么多的力,拿着命为朝廷为国家去拼,最终却得不着一点好报,这天下还有讲理的地方么?这么一想,他又觉得也许不会像铜锁说的那么不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