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排查流民
从小我就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832章 排查流民,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从小我就狂,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李兄所虑,确是本王之所未及。你是怕有人趁乱混入、扰乱局势,若真出事,到时城里上下,便都被裹挟其中,防不胜防。”
“如此安排,虽繁,却稳。”
“比起事后救火,事前防患才是正理。”
说罢,赢高治有些羞惭的对李北玄一拱手:“是本王愚昧了,多谢李兄教我。”
“……”
你当我愿意教你?
把你教聪明了,你回去不就得对付我家小妞?
李北玄翻了个白眼,不情不愿的哼了一声。
但他也没真打算什么都敝帚自珍。
语气随即转正,继续吩咐道:“所以,安置好流民只是第一步。”
“接下来,还得查。”
“查他们是从哪儿来的,是从临县走过来的,是从晋阳逃出来的,还是绕道几十里,莫名其妙钻进潞川的。”
“你们不能他们说什么,就信什么。”
“灾民说得可怜,讲得动人,这不稀奇,但人心叵测,有时候一句家乡粮尽、爹娘饿死,后头可能藏着一群带刀的。”
“所以,每一批流民到了营地,都要登名造册,标明来处、路径、人数、同行亲属、可联系之人,能问的,全问。”
“若是能对得上,有亲戚、有邻居、有见证,才算真的。”
“若是一问三不知,支支吾吾、词不达意的,那就得重点盯着。”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扫了一眼周德昌。
“你这边,抽五个最稳当的文吏出来,再从你带去三家铺的那批县兵里挑七八个最老实的,加上本地的两三个识地识人的乡勇,总共一队。”
“每日在营地里来回走访,不止是问,还得听。”
“听他们说话的腔调,听他们的词气用语,能听出是不是潞州口音,是不是同乡方言。”
“真是本地人,那口音瞒不住,毕竟外乡人哪怕记得路,也不一定会本地的腔调。”
“这世上最瞒不过人的事,就是装乡亲。”
李北玄说到这里,不禁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润润喉咙。
而此时,赢高治眼中已经泛起了几分钦佩。
稳啊。
李北玄真特娘的稳。
这一环扣一环的,真要是实行下去,怕是谁也别想混在流民里浑水摸鱼,借机生事。
而周德昌听得更是手心发汗。
只觉得自己过去这些年干的政务,全都是混日子。
若是早有李北玄这番章法,潞川县怕是能省去不少麻烦,三家铺那里,也不会出现刘大哥那等人物了。
于是周德昌立刻跪地应命,铿锵作声:“伯爷放心,下官即刻抽人建队、设岗查人,不论老幼口音、不论真假去处,定细细盘查、逐一记册!”
“嗯,去吧,若有异常,立即上报。”
“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