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提瓦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570章 巴巴鲁斯14,都穿越了,当大奥术师很合理吧,安提瓦,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海勒隘口静静地蜷缩在群山的褶皱之中,这座不起眼的人类定居点宛如一块被岁月磨圆的卵石,低矮的石砌大厅和公共谷仓构成了它的核心,二十余间农舍如散落的棋子般环绕其间。

和其他饱经风霜的定居点一样,潮湿是这里永恒的诅咒。

处处可见霉菌蔓延,漆黑的菌丝织成一张张腐朽的网,啃噬着每一处无人留意的角落。

湿气渗入骨髓,在墙壁上凝结成细密的水珠,在衣物间留下挥之不去的霉味,甚至让呼吸都变得黏腻沉重。

壁炉里的火焰终日挣扎,火舌虚弱地舔舐着潮湿的木柴,爆裂声始终不停。浓烟从炉膛中翻滚而出,与天空中本就低垂的雾气交融,为这片潮湿的浓雾又增添了一份毒素。

但希望仍然存在。

低矮的石墙外,麦浪在雾气中翻涌,金色的波浪一直延伸到远山的阴影里,不仅滋养着定居者的胃囊,也为牲畜提供了越冬的保障。

这片土地原本养育着约两百个灵魂,他们像野草般顽强,年复一年地在这贫瘠的土壤里坚韧生长。

直到上次霸主的收割如飓风般席卷而过,带走了将近一半的人口。

他们中,有些人永远长眠于六尺之下,甚至墓碑上连名字都没来得及刻全;另一些则被利亚的小队救走,带往山洞小镇,在岩壁的庇护下重获新生。

原剧情中,当莫塔利安挣脱纳克雷精心构筑的囚笼时,这位原体发现自己无处可去。只能跟随卡拉斯和几个幸存的难民,最终来到了海勒隘口,并在此停留。

如今,虽然这段剧情被浮云掉了,但有一点并未改变。

海勒隘口仍是距离疤痕山峰——那座盘踞着纳克雷阴森城堡的险峻山岭——最近的人类聚居地之一。

当利亚一行人抵达时,漫长的黑夜刚刚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转瞬即逝的灰白天光,如同这个世界给予幸存者们吝啬的恩赐。

村口处,村民们已聚集起来准备开始新一天的劳作。晨雾中隐约可见几台带着锈迹的收割机停在田垄边。

队伍中两名土生土长的原住民整了整衣领,快步走向人群——久别重逢的拥抱与哽咽的低语在人群中荡开,随后便是关于迁徙计划的低声讨论。

利亚并未上前,她站在麦田边缘,指尖拂过沉甸甸的麦穗,低眉沉思。

作为一颗蛮荒星球,巴巴鲁斯人口稀少,科技水平落后,但这里的农耕并非完全停留在人力时代。

虽然缺乏精密机械,但那些冒着蒸汽的老式收割机总比纯人力劳作强些。更令人意外的是这些看似贫瘠的土地,每公顷亩产居然也能达到1500到2000公斤,与地球19世纪的农业水准不相上下。

当然,前提是能将作物及时收割。

海勒隘口约400到500亩的耕地中,大半种植着麦子和土豆这类主粮,余下的地块则错落种植着根茎蔬菜、豆类和牧草。

但眼下收割进度却还不到五成——这个劫后余生的定居点,最缺的始终是能挥动镰刀的手。

在来到这方世界前,利亚的空间里堆满了各式交通工具,唯独缺少农业机械——毕竟她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要帮人收割麦子。

直到开始收编其他定居点的幸存者时,她才顺手带走了那些锈迹斑斑的老式农机。

带回去也不能直接用,这些老古董要么依靠牲畜牵引,要么装着笨重的蒸汽机,效率低得令人发指。回到山洞小镇后,卡尔卡托和希奎利特立即带着学徒们投入了改造工作。

他们先是拆除了原始的畜力传动系统,换上了由能量果实驱动的新型发动机。往复式割刀虽然保留了原有结构,但强化了传动杆的强度,以适应更高的转速。

至于更复杂的脱粒装置和收集系统,因为人手不足,改造进度参差不齐——有的收割机已经功能齐全,有的依然只保留原本的收割功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

仕途狂飙

瞬间消失的流星

这名公务员来自大明

张寳

修仙:我的金手指通神界

小银渔

大剑Claymore

淋子丶

规则怪谈?精神病的她给诡异洗脑

千殇雪未烬

明天的明天是今天

鸭梨山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