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月东上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045章 如此钦差,姐夫帮你打天下,池月东上,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刘秀正蹲在河边洗脸,冯异突然像只受惊的兔子般窜过来:\"文叔!有个自称上谷太守之子的年轻人求见!\"
\"上谷太守?耿况的儿子?\"刘秀甩了甩手上的水珠,眼睛一亮,\"带过来瞧瞧。\"
当冯异领着那个年轻人走来时,刘秀的眼睛更亮了——好一个俊朗少年!身高八尺,剑眉星目,腰间佩剑随着步伐轻轻晃动,活像画里走出来的少年将军。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明亮得能照见人影,却又带着几分不符合年龄的沉稳。
\"在下耿弇,拜见大司马。\"年轻人行礼的姿态标准得能让礼仪官挑不出毛病。
刘秀越看越喜欢,忍不住逗他:\"小耿啊,你难道不知道河北现在有个新皇帝吗?跑去投靠刘子舆岂不更好?\"
耿弇嘴角微微上扬:\"大司马说笑了。若是个算命的都能当皇帝,那长安街头的狗都能当丞相了。\"
刘秀哈哈大笑,差点被自己的口水呛到。他拍拍身边的石头:\"坐坐坐,给我讲讲,你怎么就认准我了?\"
耿弇整了整衣袍坐下,开始了他的故事...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在青石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耿况太守双手捧着那卷明黄绢帛的诏书,指节因用力而发白。他的山羊胡子随着激动的呼吸不停颤抖,活像一只被风吹动的芦苇。
\"天佑大汉!更始帝派钦差来招抚了!\"耿况的声音在议事厅内回荡,震得梁上的灰尘簌簌落下。他转身对着祖宗牌位深深一拜,\"我耿家世代为汉臣,如今终于等到拨云见日之时了!\"
二十一岁的耿弇正擦拭着佩剑,闻言快步上前。阳光恰好照在他棱角分明的侧脸上,勾勒出一道锐利的轮廓。\"父亲,诏书上写了什么?\"
耿况将诏书小心翼翼地摊开在案几上,手指点着绢帛上工整的字迹:\"你看,这位韩钦差说要我们先交印绶,以示归附诚意。\"
耿弇眉头微蹙,修长的手指划过\"视诚意如何\"几个字:\"父亲,这句话作何解?\"
\"这还用说?\"耿况已经开始解腰间沉甸甸的青铜印绶,动作轻柔得像在对待刚出生的婴孩,\"这说明朝廷重视我们上谷郡啊!\"他的眼中闪烁着天真的光芒,\"当年王莽篡汉时收缴印绶,如今汉室复兴,自然要重新授印。\"
耿弇欲言又止,目光扫过厅内悬挂的\"忠孝传家\"匾额。那还是祖父在世时亲手所题,金漆已经有些剥落。
次日清晨,耿况特意换上了最正式的朝服,连平时舍不得戴的玉冠都取了出来。他对着铜镜整理衣冠时,耿弇抱着剑靠在门框上:\"父亲,我总觉得这事蹊跷。哪有招抚先收印绶的道理?\"
\"你呀,就是太多疑。\"耿况转身拍了拍儿子的肩膀,\"为父在官场二十余载,难道还看不出好歹?\"说着从檀木匣中取出印绶,用崭新的绢布包好,\"这可是咱们耿家三代相传的太守印,今日终于能重见天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