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8 你们让朕下罪己诏?
忧郁笑笑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058 你们让朕下罪己诏?,高潮了还不停按我的小豆豆,忧郁笑笑生,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058 你们让朕下罪己诏?
连续三日,京师城门紧闭。</p>
出了这么大的乱子,对于一个初建帝国来说不亚于遭遇了一次重大军事失败,实际影响远大于丢掉一两个省。</p>
3000多正蓝旗满洲旗丁全部阵亡,他们的家眷跑掉了一半,留下了一半。</p>
铁杆拥护顺治的两黄旗满洲旗丁死伤1900余。</p>
其余旗的满洲旗丁死伤1500余,汉军旗蒙军旗伤亡一千多,暂且不计。</p>
在这场兵变当中,近8000名满洲旗丁灰飞烟灭!</p>
此时的满洲旗人男女老少全部加起来,不过35万人,其中旗丁大概11万。</p>
一天,就损失了7%。</p>
……</p>
倒是两白旗的表现出乎意料,在整场兵变当中稳如老狗,除了和部分正蓝旗叛军发生冲突之外,他们居然守住了奴才的本分。</p>
得知此消息,所有人如释重负。</p>
顺治也稍感欣慰。但欣慰之余,他又陷入了严重心理内耗,朕还能把多尔衮开棺戮尸吗?</p>
出了这么大的事,光早朝显然不够。</p>
午朝,晚朝都出来了。</p>
顺治开会开的头晕目眩。</p>
一天三次朝会,两次议政王大臣会议,还有若干次私下的君臣会面,反复的争吵,纠结,漫骂。</p>
他惊恐的发现,正蓝旗的武力逼宫行为就像是揭开了火山口的盖子,炙热的岩浆喷薄而出,挡都挡不住。</p>
八旗内部原有的矛盾井喷了。</p>
八旗贵胄之间互相指责。</p>
满汉之间也在互相指责。</p>
坐在龙椅上,顺治突然想起了那一日和鳌拜在御花园散步时,他嘲笑朱由榔政权内部矛盾不断,内斗不绝的那些话。</p>
回旋镖。</p>
啪,就打脸了。</p>
……</p>
乾清宫,议政王大臣会议。</p>
由于郑亲王济尔哈朗在南边督师。</p>
所以参会的有:</p>
礼亲王满达海,敬谨亲王尼堪,端重亲王博洛,顺承郡王勒克德浑,庄亲王硕塞,以及安亲王岳乐。</p>
前三人都是顺治的堂兄,也被称为继多尔衮之后的“理政三王”。</p>
顺治本人的态度可谓谦逊。</p>
“诸位,京师遭此劫难,朕该如何应对,才能最大限度的减轻影响?”</p>
博洛第一个开口:</p>
“奴才认为应该重建正蓝旗,重新挑选忠诚之人编入正蓝旗。”</p>
勒克德浑想了想,拱手道:</p>
“奴才认为事分缓急,还是应该先仔细调查兵变的起因,背后的真相。如此规模的兵变若说没点缘由,奴才不敢信。</p>
礼亲王满达海一直在咳嗽。</p>
他是真有病在身,他倒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了问题。</p>
“当下京师有乱,恐波及前方。朝廷是否应该召前线诸汉军王爷回京,安抚军心。”</p>
顺治明白他说的是三顺王和平西王,这帮降将万一闻到血腥味起了其他心思,那就麻烦了。</p>
……</p>
孝庄就在后面安静的听着,一声不吭。</p>
她突然发现了一个可怕的问题,人才凋零。外面这几个年轻的满洲王爷能力有巨大缺陷。</p>
论军事指挥能力:</p>
勒克德浑和博洛2人有过短暂的独自指挥一军作战的经历,勉强可作主将。</p>
其余4人压根没有独当一面的经历,充其量就是个副将。</p>
尤其是尼堪,他是一个优秀的陷阵先锋官。</p>
论政务能力:</p>
这6人差不多一个档次。</p>
抛开身份,撑死做个各司的郎中。</p>
孝庄心中暗想,这6人的分量加一块都抵不上洪承畴。</p>
洪承畴是军政全才,思维缜密,不急不躁,能计长远。只可惜,他是汉人,只可惜,他居然死了。</p>
那份夹着辫子的《泣血报君书》就在紫禁城。</p>
万万没想到,洪承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极力推荐蒋青云?并且言辞恳切,似有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味儿。</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