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死罪
夜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二百零四章 死罪,细缝父女by孔羌笔趣阁,夜深,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可有些时候不是仅谈事实就成的,这就是抛开事实不谈的模式。辽东问题不仅是军事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朝廷不可能视而不见,天启皇帝也不可能放过熊廷弼和王化贞。</p>
再说事实和事实态度是态度,打不赢是一个问题,不打又是一个问题,这不能混为一谈。你熊廷弼作为辽东经略,本就是辽东名义上的统帅,广宁危急之时你就算再没把握,和后金一战的姿态也要做吧?哪怕打输了,这也是伱应有的责任和义务。</p>
之前辽东经略袁应泰就是如此,虽然袁应泰经略辽东因为个人的原因导致大败,可问题在于袁应泰没跑啊,非但没跑而且还在城池陷落之时以身殉国,这足以证明他的坚持和对大明的忠诚。</p>
用后世的话来说,这算是政治正确,不管你能力如何,做正确的事那怕没做成,人家也挑不出毛病来。可你畏敌不前,事后又推卸责任,作为统帅怎么都说不过去,你说自己没责任可能么?</p>
先后两次会审,三法司很快就给出了意见,三法司都认为辽东问题上熊廷弼和王化贞全都有责任。</p>
其中责任的大小熊廷弼比王化贞还重些,毕竟他是辽东经略是主帅,王化贞只是辽东巡抚,是熊廷弼名义上的下属,这样的惨败你作为主帅再怎么样也是主要责任。</p>
几日后,三法司上奏,请求将熊廷弼、王化贞都判处死刑,特别提到熊廷弼判死刑存在是与之前的经略杨镐、袁应泰比较的结果。</p>
三法司的奏折中写道,熊廷弼比之杨镐更多一逃,比之袁应泰反欠一死。事后又不听从朝廷命令进行反攻,拖延战机消极对战罪加一等,若厚诛化贞,而廷弼少及于宽,不唯无以服天下万世之心,恐无以服杨镐、袁应泰之心矣……。</p>
不过三法司虽然已有定论,但这个上奏天启皇帝只是同意了三法司的结论,却没有马上宣布行刑。</p>
这主要的原因有几点。</p>
就认为熊廷弼罪不至死。说起顾大章,这人也是东林党一员,不过相比其他东林党人,顾大章却是一个能员,而且为人也向来有些直名。</p>
顾大章的反对意见同样代表朝堂上其他人的看法,天启皇帝不能不考虑,同时也想到了党争问题和未来辽东局势变化的可能。暂时不杀熊廷弼也没坏处,反正现在人关在牢里,真要杀什么时候不能杀?</p>
最后一点就是东林党的缘故,别忘记王化贞是谁的弟子?他老师叶向高不仅是东林党的大佬,更是如今的内阁首辅。</p>
东林党内部想保王化贞的人不少,如果杀一个放另一个,天启皇帝的脸面还要不要?难不成告诉天下人他这个皇帝怕了东林党?倒不如两个都不杀,反正三法司的结论里也没提到什么时候处决,天启索性装聋作哑,一方面同意了三法司对两人的处置意见,另一方面又迟迟不说什么时候杀他们,这个事就这样拖延了下去。</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