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5章 隋朝分裂
高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605章 隋朝分裂,妈妈你真棒插曲我来救救我,高月,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隋朝分裂
隋朝分裂</p>
三万五千高句丽士兵列队出城,放下兵器和盔甲,又返回城,这时,来渊也率军在大同江上用大型皮筏子和木板搭建起了两座浮桥。</p>
次日一早,近百万高句丽人开始大规模向南转移了,携妻带子,赶着牲畜、带着微薄的家当,浩浩荡荡走过浮桥,进入大同江以南。</p>
高元也带着百官和权贵以及大量粮草物资南下,这次萧夏不干涉他们转移粮食物资,允许他们应带尽带,但还是很多东西都拿不走,高元只能下令多拿粮食。</p>
他们首先要活下去,粮食才是最重要的,其他很多物资只能放弃了。</p>
但也有不少不愿意南迁的高句丽百姓,萧夏考虑驻军需要人口支撑,所以也采取了自愿的原则,除了军队和王族、官员外,其他普通高句丽百姓,愿意留下者可以留下,编为隋民。</p>
最终还是有近三十万人留了下来。</p>
萧夏随即任命周法尚为第一任辽东都督,来渊为副将,张镇周为长史,率一万军队和三百艘战船驻扎平壤。</p>
萧夏率领的三万江南隋军没有再返回辽东,而是直接乘坐两千艘大船,返回了东莱郡。</p>
半个月后,高句丽开始在汉水北岸筑城,建立新的都城,取名为南国内城。</p>
鱼俱罗率领十万大军,以陕县为后勤重地,大举向潼关发动进攻。</p>
潼关的地势极为险要,南靠秦岭,东接有禁谷,谷南又有十二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间只有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所以潼关素有‘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的诗句。</p>
但军队直接攻打潼关又不可能,潼关前面还有一道防御工事,那就是禁谷,禁谷长约三十里,修建了十二座连城,每隔三里修建一道坚固高大的关城。</p>
攻方军队从崤函古道杀来,须绕道到最南面下山,然后开始攻打禁谷,夺取十二道关城后,才抵达距离潼关两里的山脚下,再爬两里的山道,才进入潼关。</p>
潼关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二险关,仅次于雁门关,原因就在这里,无奈,鱼俱罗只得下令攻打禁谷,</p>
鼓声隆隆,箭矢如雨,喊杀声震天,攻城士兵如潮水一次又一次冲上来,和守城士兵血战,又被一次一次打退,战死者尸体堆积如山。</p>
鱼俱罗攻打了近半个,阵亡士兵两万余人,才攻下了七座连城,越向后越难攻,朝廷军队已经打了精疲力尽了。</p>
进攻了近一个月,阵亡超过三万人,还是只攻下七座连城,士气已经丧尽,士兵们开始破坏攻城武器,万般无奈,鱼俱罗只得下令全军撤退到陕县修整。</p>
这就意味着前面阵亡三万人夺取的七座连城又全部丧失殆尽,又得从头开始攻打。</p>
这时,北面攻打蒲津关的吐万绪也传来不利的消息,黄河上的铁索桥已被拆除,吐万绪损失了两万军队也没有能攻下蒲津关。</p>
天子杨广暴跳如雷,下旨革除鱼俱罗和吐万绪的官职,但也只能收兵回洛阳。</p>
进攻关中的失败,后果极为严重,杨庆等皇族以及关陇贵族、关陇士族代表数百人,在先帝的泰陵前公布了讨昏君檄文,历数杨广的各种昏庸之举,严厉抨击他耗尽天下民力,导致大隋社稷岌岌可危。</p>
</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