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皇后之劝
高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45章 皇后之劝,妈妈你真棒插曲我来救救我,高月,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p>
</p>
</p>
</p>
次日上午,天子杨广下旨,撤销朝廷在江南道的直属矿监,管理权限并入江南道总管府。</p>
朝廷在江南道不光有江都郡的盐监,同时在庐江郡、豫章郡、临川郡等地有铜矿和铁矿,设有矿监,在丹阳郡还有铁矿冶炼所和铸钱所。</p>
天子杨广这道旨意就是把这些矿山和冶炼所的管理权限交给江南道总管府。</p>
但下放的只是管理权限,而不是下放利益,江南道还是要按照每年的正常产量,把铜铁和铸钱都上交给朝廷。</p>
至于江南道会不会趁机扩大产能,把上交额度外的产量自留,这道旨意没有提及。</p>
不过按照朝廷的法度,确实严禁地方官府擅自开矿或者铸钱。</p>
但大隋法律同时又不禁止私人采矿,所以这里面就有一个漏洞,如果地方官府是以私人的名义采矿冶炼,朝廷就不管了。</p>
虽然有漏洞,但钻这个空子的地方官府极少,原因很简单,官员辛辛苦苦投资开矿冶炼,眼看就要成功了,官员的任期却满了,只会白白便宜了后任。</p>
所以没有官员会干这种假私济公蠢事,用私人的名义为官府谋利。</p>
要干也是让自己的子侄或者小舅子来做,进行真正的私人投资,就算官员离任走了,但矿山利益还是自己的。</p>
大隋法律为什么不禁止私人采矿,唐宋同样不禁止,你以为开矿的私人是平头百姓?北宋开矾矿的人发了大财,还修建了大宋第一楼矾楼,这是普通百姓能修建的吗?</p>
归根到底,隋唐宋朝的法律都是为权贵获利创造条件。</p>
中午时分,元寿匆匆找到了独孤陀。</p>
“兄长有没有看到天子今天最新的旨意?”</p>
“你是说天子把江南道矿山管理权下放给江南道总管府之事?”</p>
“原来兄长知道了!”</p>
独孤陀点点头,“旨意一发布我就知道了,这个父亲什么都替儿子着想,还真是合格!”</p>
“兄长,这里面可是包括了盐场。”</p>
元寿把一份鸽信抄件递给独孤陀,“兄长看看吧!万家发给我的鸽信。”</p>
独孤陀接过鸽信抄件看了一遍,眉头一皱问道:“鸽信什么时候到的?”</p>
“鸽信是昨天傍晚到的,但我刚刚才看到,我负责的幕僚昨天正好请假,今天上午他抄好了给我。”</p>
独孤陀哼了一声,“西海盐店,这是谁开的店,还用问吗?我说天子怎么会下这道旨意,原来关键点在这里!”</p>
元寿心急如焚道:“大哥,关键不是萧夏开了盐店,而是他卖的精盐只要二十文一斤,我们的粗盐就没有人要了。”</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