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417章 再获大才,妈妈你真棒插曲我来救救我,高月,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p>

</p>

</p>

</p>

</p>

“高公不是说刺杀案和关陇贵族有关,怎么又和齐王有关?”</p>

“我的意思是说,齐王刺杀太子的嫌疑最大,但齐王背后是关陇贵族,齐王主动要求留在长安,便可知道,关陇贵族们想推齐王上位,但我没有证据,我只是猜测。”</p>

“但我听说齐王没有能留在长安,而是出任河北道总管。”</p>

“这是天子不放心齐王留在长安,或许天子也听到什么传闻了。”</p>

萧夏点点头,“我大哥现在怎么样?”</p>

“太子的刺伤不碍事,关键是箭上有毒,很难去除,太医说只能一点点拔除,需要时间,我也不知道能不能最后拔毒,也只能听天由命了!”</p>

萧夏默默点头,他从抽屉里取出一份任命书,递给高颎道:“从现在开始,高公出任江南道总管府长史,同时兼任尚书行台令,为政务主官,通判是刘文静,我考虑让他再兼任都转运使,他一直主管财政,裴文安就专任军队长史,主管军务。”</p>

“主官和通判是什么关系?”</p>

“就是尚书和侍郎的关系,尚书不管实务,只管文书审批,具体事情是通判去做,给各郡下达的牒文,必须要有主官和通判两人的押印才能生效。”</p>

“但各郡不是直接向朝廷汇报吗?”</p>

“江南道特殊一点,多了一个尚书行台,那么江南道各郡就不能直接向朝廷汇报了,朝廷可以直接下牒文给各郡,但各郡上报就得先经过尚书行台,再由尚书行台向朝会汇报。</p>

可如果朝廷指令和总管府指令相冲突,那必须执行总管府指令,再由总管府和朝廷协调,一句话,各郡不能越级上报。”</p>

高颎着实震惊,这比从前的总管府权力还要更大,几乎是一种半割据状态了。</p>

萧夏笑了笑又道:“下午我要去考察运河,高公和我一起去看看吧!”</p>

邗沟是古名,隋文帝重新疏通邗沟后改名为山阳渎,但隋文帝疏通运河,最初的考量也只是一种军用性质,而不是作为漕运或者民用,等级比较低。</p>

当天子杨广决定开凿通济后,山阳渎的等级就明显低于通济渠,如果不继续改造,那么山阳渎就会成为通济渠的肠梗阻。</p>

除了要继续改造山阳渎外,江南运河也成了必须要进行大规模疏浚的目标。</p>

就像一个人从头到脚都是西装名牌,但脚上却穿一双拖鞋,这就把整体形象破坏了。</p>

萧夏作为江南道总管,改造山阳渎,疏浚江南运河,就是他责无旁贷的责任了。</p>

一队官船一路向北而行,萧夏站在最前面的官船上,打量着运河两岸。</p>

高颎在一旁缓缓道:“太子殿下在疏浚通济渠时,采用了民夫不跨州原则,后来进一步深化为不跨县原则,民夫都在各自县开工,没有参加劳动的就必须出钱出粮。</p>

这样做,一是比较公平,其次降低了民夫的死亡率,有充足的钱粮保证,民夫的积极性会大大提高,也加快挖掘进度。</p>

但这样做的隐患很大,遇到贪官,他们会加码钱粮,然后层层克扣,中饱私囊,所以吏治监察一定要跟上。</p>

我们原本做得不错,但现在太子遇刺,我也被贬黜,通济渠开凿总管改由宇文述和裴蕴负责,这两人不恤民力,为人残暴,放松对官员的约束,一条通济渠修下来,不知多少人会家破人亡,以至于民怨沸腾,必然会种下民乱的种子。”</p>

说到这里,高颎长长叹了口气。</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什么金盆洗手,我又不是龙头大佬

凌晨吃早茶

从青楼萌妹到乞儿国风主

清风辰辰

贪上霸道女总裁

万鸣修

入火菩提

千面飞狐

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

王封臣

重生1980,从手搓歼8开始为国铸剑

真爱无敌没钱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