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武举文试
高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93章 武举文试,妈妈你真棒插曲我来救救我,高月,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武举文试
武举文试</p>
武举乙榜率先结束了考试,录取了一百人,绝大部分参加乙榜考试考生都是军队低级军官,他们的共同特点就是出生贫寒,不识字,几乎没有晋升的机会。</p>
但为了安抚军中低级将领们,给他们一线希望,于是便设立了武举乙榜。</p>
被录取的一百名乙榜武士都将被认定为武举人,至少得到校尉的官职,如果原本就是校尉,那么官职保持不变,只升官阶。</p>
很多武举人原本就是校尉,虽然官职上没有提拔,但官阶上都普遍提了两级,而且得到了功名,意味着将来能优先提拔。</p>
这对能考上武举人的将领们都是极大的鼓舞。</p>
一般而言,能来参加武举的民间武士大部分都是家境优越,练武的同时也学文,所以他们主要报名甲榜,三百名甲榜考生中,来自军队的选手不到一成,其他都是民间武士。</p>
按照规定,前一百名考生继续参加文试,其余两百名甲榜考生,如果骑射得分在十分以上,将同样被授予武举人的功名。</p>
两天后,一百名甲榜考生来到了太学主殿,参加兵部在这里举行了文试,将录取二十人为武进士。</p>
人数不多,很快便发完了试卷,主考官窦彦高声道:“请大家先写上姓名和考号,里面有三对同名同姓的考生,所以大家最好把籍贯也写上。”</p>
很快,一声钟声,文试开始了。</p>
文试有两个内容,一个笔试考贴经,就是靠背诵默写,给你一段上下文,要求你把缺的补上,一共二十道题,看起来好像不多,但实际上每道题都要写两三百字,总量有五千多字。</p>
当然,这毕竟是武举,所以对书法要求不高,只要工整、干净都算书法合格。</p>
众人提笔疾速飞写,大殿内只听见沙沙声作响。</p>
萧夏匆匆看一遍,题目涉及《六韬》、《孙子兵法》、《吴子》、《尉缭子》,所有答案他都已背熟。</p>
第一道题就是孙子兵法的《始计篇》,‘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p>
要求接续整篇默写,萧夏提笔写道:“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p>
考生们都在全神贯注答题,其实都很简单,基本上每个考生都复习到了,最多就是熟练程度不一样,所以得分差距也不是很大。</p>
然后笔试成绩加上武试成绩,取前二十名为进士,最后前十名参加问策,由天子亲自问对。</p>
下午时分,钟声敲响,文试结束时间到,所有考生都放下了笔。</p>
务本坊的一家酒楼内,萧祝融请萧夏喝酒吃午饭。</p>
“考得如何?”萧祝融问道。</p>
萧夏点点头,“倒是全部写完了,但只检查完一半,我就怕有错别字,会扣分。”</p>
“那你检查完的一半时发现错别字了吗?”</p>
“没有发现!”</p>
“那不就行了!”</p>
萧祝融笑道:“另外一半也肯定不会有。”</p>
萧夏摇摇头,“不一定,反正也无所谓了,错了也没办法修改。”</p>
萧祝融给他斟满一杯酒笑道:“老六还记得吗?”</p>
萧夏忽然想起了那个嘴不牢的好友,他连忙问道:“他怎么样?”</p>
“他混得不错,我昨天接到一封信,是二哥萧宏业写来的,里面提到了老六,说老六被提拔为仓库小管事,还成亲了,新娘就是丫丫。”</p>
萧夏笑道:“那他应该心满意足了。”</p>
</p>
</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