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故友重逢
高月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64章 故友重逢,妈妈你真棒插曲我来救救我,高月,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故友重逢
故友重逢</p>
陈叔宝刺杀事件结案后,时间又过去了一个多月,转眼到了五月份。</p>
这一个多月,萧夏基本上都是白天读书,晚上练武,他尤其下苦功练字,书法也进步飞快,</p>
并不是所有的太学生都书法很好,也有少部分太学生书法不过关,太学特地为这部分学生开了一门书法基础课,萧夏就是其中一员,他实在没有多少时间来太学上课。</p>
他来太学目前就上两门课,一门射箭课,一门就是书法基础课。</p>
学堂上,三十多名学生都在认真练字,萧夏也在其中,先生姓梁,是一名不苟言笑的老学究,教学生也很认真。</p>
此时,梁先生就站在萧夏身边看他写字,萧夏的书法进步神速,已经有一点点智永禅师的神韵了,这让梁先生万分惊讶,也十分欣慰。</p>
他不知道萧夏在破障状态下,不光练武效率极高,就连书法效率也一样是普通人的百倍,他练一两个月就能达到别人数年的水平。</p>
梁先生还以为是萧夏在家里苦练书法,这种精神让他十分欣慰。</p>
“写得不错,先练楷书、再练行楷、再练行书、最后才是草书,把基础打扎实了,再向上走。”</p>
萧夏连忙欠身道:“多谢先生教诲!”</p>
“字要在心中先写好,下笔才能顺,继续写吧!”</p>
梁先生又教导一句,便离开去教别的学生了。</p>
萧夏在写智永禅师的真草千字文,他已经不用字帖了,字帖已经深深刻在他的脑海中,练了一个多月,他已经渐渐找到了书法的感觉。</p>
虽然还不能和高水平的太学生相比,但崔琏的评价比较中肯,说他已经达到县学学生的水平,这已经很不错了,再练一个月,估计他就能达到太学生的水平了。</p>
写了近一个时辰,下课的钟响了,梁先生开始布置回去后的功课,《论语》写五十遍,不过他从不检查,写不写都是自己的事情。</p>
众人收拾书袋回去了,萧夏肚子有些饿了,匆匆赶往自己宿舍,他白天住在宿舍里,下午才会回去。</p>
走进院子,见崔琏正和一人聊天,萧夏没注意,还以为是崔琏的同窗。</p>
年轻人歪着头,似笑非笑地望着萧夏道:“这才多久,你就不认识我了?”</p>
这声音好熟,萧夏细看,这才认出来,竟然是萧祝融。</p>
萧夏心中大喜,连忙上前和他拥抱一下,拍拍他肩膀道:“什么时候来的?”</p>
“来了三天了!”</p>
“进京三天了才来找我?”萧夏埋怨道。</p>
萧祝融歉然道:“没办法,爹爹要先安顿下来,事情太多,忙得喘不过气来。”</p>
萧夏这才想起,萧祝融的父亲萧瑀升任大理寺少卿,应该来京报到了。</p>
“你们现在住在哪里?”</p>
“住在布政坊,朝廷给了一座五亩的官宅,这几天一直在收拾宅子,昨天才稍微好一点,今天就来找你了。”</p>
“走!我出去吃饭,老崔也一起去吧!”</p>
崔琏摇摇头笑道:“我马上还有一堂课,就不去了。”</p>
萧夏也不勉强,便带着萧祝融来到商业街的龙山酒楼,萧夏大部分时间都在外面吃午饭,虽然他也能吃苦,但没必要刻意委屈自己。</p>
两人在靠窗处坐下,萧夏要了一壶酒,又点了七八个菜和五斤胡饼。</p>
萧祝融笑道:“我昨天遇到了大表哥,他说你买了一座宅子和一座酒楼,小日子过得很滋润。”</p>
大表哥就是杨昭,萧瑀是杨昭的三舅,萧夏哑然失笑道:“酒楼是和别人合开的,在崇仁坊,有空我带你去看看,不如下午去我的宅子坐坐,喝杯茶,下午你有空吗?”</p>
萧祝融歉然道:“下午我要去律学报到。”</p>
“你也要读书了?”</p>
</p>
</p>
</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