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苏叶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第150章 一帝陨落众帝生,剑出大唐,一片苏叶,肉文屋),接着再看更方便。

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畅读/小说模式并且关闭广告屏蔽过滤功能,避免出现内容无法显示或者段落错乱。

一帝陨落众帝生

一帝陨落众帝生</p>

薄云如纱,使冬夜星辰暗淡,却添着朦朦胧胧的柔情。</p>

独孤凤依偎在周奕怀中,先前想说的事再不记挂。</p>

天赋太高,忽然不算一件好事了。</p>

见她一动不动颇有愁思,周奕自忖,是不是说得有点过。</p>

换位思考,想她在江都的这番经历,不由伸手顺她垂下的青丝抚到后背,动作轻柔怜惜。</p>

“小凤,别担心,还早呢。”</p>

独孤凤有些苦恼:“你进境太快,这才多久善母已不是你的对手,我已经好努力,还是追不上你。”</p>

“那也有办法。”</p>

“什么办法?”</p>

周奕仰头看向夜空:“万一我真把虚空打碎了,那时候就像这样.”</p>

“哪样?”</p>

少女才应一声,就已被他搂紧。</p>

“我们都别撒手,就一起遁入另外一片天地了,怎么样,是不是有种动人心魄的浪漫。”</p>

周奕低头看她,发现小凤凰并没有随着他的想法。</p>

显然不信这种办法能成。</p>

只嗯了一声,而后默不作声,沉浸在此时此刻的温暖中。</p>

过了一段时间,等周奕胸腔起伏咳嗽一声,她才惊觉,从他怀中脱离。</p>

方才与善母狠拼,受伤可不是假的。</p>

但这种虚实转换让精神凝实融入元气的法门,实在叫人动心。</p>

近子时,入了冬的晚风更显凉意。</p>

这一晚上,临江宫内外几乎没有人睡觉。</p>

张须陀派人处理军中后事,又要防备宇文化及使诈折返,丑时深听斥候来报,得知骁果军连夜北上,这才心安返回成象殿。</p>

城内战事平息,先前从临江宫中离开的官员自然知悉。</p>

江都暗地里的乱子他们心知肚明,但大隋落到这步田地,没有经天纬地之能,只得随波逐流。</p>

确定城内安全后,便开始联络打听。</p>

得知张须陀胜宇文阀北逃,六部御史台,九寺五监的朝臣们多数都很振奋。</p>

平日里靠着宇文阀的人更多,可关键时刻,他们知晓谁靠得住。</p>

然而.</p>

随着乱战平息,另外一条消息浮出水面,直接在江都引发骇浪惊涛。</p>

皇帝崩薨!</p>

朝臣知此大变,人人自危,不知谁是新主。</p>

一家家灯火点亮,晚间不敢睡觉的朝臣全都奔出家门,呼朋唤友。</p>

最终,临江宫外的御道被灯笼点亮。</p>

朝中大臣,全都汇聚在皇城之外,被禁军的兵刃拦在城门之前。</p>

暂领左武卫将军一职的独孤雄依照命令,挡住百官。</p>

不少朝臣认得他,晓得他是独孤阀的人。</p>

数名与独孤阀交情较厚之人上前攀谈关系,想入宫参拜陛下,都没得到放行。</p>

不过,却从独孤雄口中听得一些成象殿中发生的事。</p>

朝臣多有精明之人,隐隐判断出江都未来的局势,猜测谁能主事,甚至想到大隋的变化。</p>

但是,再有算计,也要对此时的天下感到迷茫。</p>

杨广好大喜功、刚愎自用,但他却是正统。</p>

如今死在影子刺客手上,九州四海之乱,再无停歇的可能。</p>

想到这里,一些老臣在临江宫外嚎啕大哭,悲恸无比。</p>

他们呼喊着“陛下”,看似怀念杨广,对他之死无法释怀,实则是看到了大隋朝的命运,为这可能二世而亡的王朝感到辛酸、困惑与悲哀。</p>

诸般情绪,都在那一声声哭喊中体现得淋漓尽致。</p>

本在皇城上打坐的周奕,也被他们吵得耳朵疼,躲入御膳房屋顶恢复调养去了。</p>

大乱来临时,御厨四下逃命。</p>

往日喧闹的御膳房,下半夜一个人也没有。</p>

一天饿三顿,如何受得了。</p>

独孤凤寻些吃的,起火复热,周奕今天一天,总算吃上这一顿饱饭。</p>

隋帝杨广驾崩郡称帝,国号为楚。</p>

称帝那一天,林士弘面色发紫,有种紫气东来之感。</p>

南部得到消息更快,待杨广驾崩与江都拥护燕王传至中原之后,东都百官岂能认同。</p>

为何是燕王?怎不是越王?</p>

诏书我们没看过,就是萧皇后说了,那也不算。</p>

况且,要立新帝,也该在东都。</p>

于是,洛阳群臣拥立杨广之孙越王杨侗为帝,追谥杨广为明皇帝,庙号世祖。</p>

等消息传到关中时,李阀阀主李渊拥代王杨侑为帝,改元“义宁”。</p>

在兰州与李阀挨着的西秦霸王薛举不落人后,称帝建立西秦。</p>

尽有河西之地的李轨也相继称帝,建立凉国。</p>

只在月余时日,足足冒出六位皇帝,反王更是难以计数。</p>

北方还有梁师都、刘武周两大突厥走狗。</p>

中土混乱的局势,让塞外之贼蠢蠢欲动。</p>

天下间的世家、宗派也纷纷下注,一波又一波人奔向那些中立势力,寻求更多支持,以图霸业。</p>

去巴蜀寻找独尊堡、巴盟,川帮这三大势力的人,更是数不胜数。</p>

帝崩历第四十一日。</p>

两位着灰色棉袍的中年文士驻足在枫林宫前,此地亦是蜀岗十宫之一。</p>

地如其名,宫苑前正有一片枫林。</p>

这两位分别是范忆柏、邱晖,为太府寺的太府卿、太府寺少卿。</p>

一个正三品,一个从四品。</p>

他们身后跟着的那名书生,正仰头朝“枫林宫”的门头上瞧,那三个字写得苍劲有力。</p>

宫苑守卫正要上前问话,范忆柏从怀中摸出一块令牌,那守卫便退了。</p>

“周先生,随我们走吧。”</p>

“好。”</p>

周奕冲二人笑了笑,迈步时又问:“两位高卿不是掌管财货库藏吗,怎会在枫林宫中行走。”</p>

他语气随意,范忆柏、邱晖却不敢怠慢。</p>

范忆柏道:“先生有所不知,我二人随先帝来江都之后,他知晓我们有此爱好,便一直被安排在枫林宫书库整理书卷。在东都时,虽有管理库藏之责,倒也是这般行事。”</p>

邱晖露出一抹追忆之色:</p>

“先帝在江南任扬州总管时,就网罗学者来整理典籍,城中大乱之前,我二人还带人至此。枫林宫本是先帝常来的地方,后来渐渐疏远,书库也交由我们打理。”</p>

周奕点了点头:“原来如此。”</p>

在范邱两人带领下,周奕辗转几个院落,来到了巨大书楼。</p>

两人陆续介绍,从《长洲玉镜》,说到《区宇图志》。</p>

只这两书,便有一千六百卷。</p>

“这卷《诸郡物产土俗记》费了好些心力,乃是诏命天下诸郡按照各地风俗物产地绘制。”</p>

在邱少卿介绍下,周奕还看到了三卷《西域图记》。</p>

里面是有关西域的山川、风俗等资料。</p>

翻开一看,书中有地图,有记述,还有穿着民族服装的各族人的彩绘图。</p>

此书是裴矩搜集编撰,合四十四国。</p>

邪王把这书册搞出来,也是费了巨大心力。</p>

他们一边说书,一边说杨广的事,比如提及“今于大隋盛世,图书屡出”。</p>

杨广坐在皇宫中,忽然想到这一出,便对着手下人一番指点,要他们去做。</p>

于是,便成书一万七千多卷。访求遗散的图书,更是有近四十万卷。</p>

这件事做得很成功,他亦很满意。</p>

某一天,他灵光一闪,想到了运河,马上叫人去挖。</p>

想到高句丽,那就打一下。</p>

仿佛一切都和他想象中一般简单。</p>

如果都办成了,他就是自己理想中的圣帝。</p>

事实却是异想天开,搞得天怒人怨,被万人唾弃。</p>

于是从东都仓皇离开,躲避现实,来到江都摆烂。</p>

周奕自我感觉,像是更懂了杨广几分,这货该死得很,害得天下大乱,却又有几分可悲。</p>

至少从太府寺这两人看来,只在成书这一爱好上,他们对杨广多有追思。</p>

周奕一路看到工程技术、天文历算、医学等书籍,这都是广神的小爱好。</p>

甚至,在书楼中,还有“飞仙”这一机关。</p>

范忆柏走到二楼,朝地上的木板一踩,幔帘卷了上去,书柜的门随之自动开启。</p>

见识过鲁妙子将自己埋葬的安乐窝机关。</p>

面对杨广的一点小机关,他自然不以为奇。</p>

“周先生,你想看的东西便在这里了。”</p>

周奕闻言朝书柜中一看,登时眼前一亮。</p>

不愧是当皇帝的。</p>

他首先看到的一部,便是《黄帝九鼎神丹经》,接着便是《彭祖摄生论》。</p>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

八零:离婚后我钓到了反派大佬

糖醋排骨不放辣

造化鼎:开局女帝助我修行!

行十

盗墓:你的粉丝滤镜碎吗?

黑色的光辉

丫丫历险记之地府

木兰青

九章算术在2002

天罡3十六变

荆棘重生:命运之炽焰

空鸟大道